本报讯 本月初,位于贵阳经开区的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同时中标两个机器人项目,这是该公司进军机器人领域传来的首份捷报。
如何从全国众多竞标单位中脱颖而出,在从未涉足过的新领域,短短3个月研发便取得突破、竞标成功?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积文认为,这得益于公司前期的技术积淀和科研实力的提升。
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制和生产惯性系统、伺服系统等飞行器自动控制系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能源等领域。自1965年成立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已成为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龙头企业。
公司虽在稳步发展,但要实现飞跃,必须形成新增量。从2017年开始,航天控制将目光瞄向机器人领域。而位于贵阳经开区的航天江南集团作为其上级公司,为航天控制的这一决定奠定了工业基础。
“机器人所需的电机、电池等核心关键部件,本地都有,而航天控制本身做的惯性系统、伺服系统,也是机器人必配的核心组件,整个机器人产业链比较齐全,通过机器人这个产品,内部就能实现闭环,把整条产业链串联起来。”潘积文说。
各级科技部门大力支持航天控制的决定。科技部给予专项支持,并将外骨骼国家重大专项、FAST国家重大专项两个国家级机器人项目交给了航天控制;贵州省科技厅积极匹配专项政策给予支持;贵阳市、贵阳经开区科技部门也从人才、创新等方面服务好企业。
打铁还需自身硬,航天控制不断向内发力,提高科研创新实力。该公司将创新平台作为支撑人才培育、技术攻关、创新研发的重要载体来打造,不断建强创新工作室,提升“硬实力”,并加大科研经费支持。包括贵州省惯性与伺服工程技术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精密加工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贵州省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等在内,航天控制目前的国家级、省级科研创新平台达10余个。
人才是科研创新的核心支撑。航天控制设置了研发、管理、技能三条人才培养通道,实行“丰羽”“展翅”“翱翔”“腾飞”人才培育“四大工程”,建立人才池,加强人才储备和培养,仅在研发领域,航天控制就拥有近200名人才。
航天控制还出台系列创新管理办法支撑人才培育。每年设200万元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选拔一批优秀的专业带头人作为专业总师,带团队开展科研攻关;实行揭榜挂帅制度,每年选出一批项目内部公开,让能者上,并给予真金白银的激励。2022年,该公司就挂出9个揭榜挂帅项目,形成人才培育驱动力,让人尽其才。
技术的积淀、人才的培养,让航天控制在机器人研制这一新赛道上逐渐有了起色,其中,外骨骼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等已开始在相关领域有了应用场景。
2021年底,航天控制得知一项重要信息:中核集团两项遥操作机器人项目要公开招标。
航天控制技术中心副主任(机器人总体部主任)强利刚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第一时间召集机器人研发团队商讨。然而,该项目虽与机器人设计制造相关,但项目涉及很多专业知识,是团队的知识盲区。
航天控制下定决心打好这场硬仗。搜集资料、了解难点……全面吃透机器人所需的各项关键技术,并梳理出机器人关节分析仿真、部件耐辐照设计、材料选型加固、耐辐照相关资源联系、辐照试验方案实施等重点任务。
研发团队的实力也再次得到了检验。项目负责人张志远不仅同步统筹两个项目方案,还负责完成系统方案布局、控制系统设计;团队成员任宏喜主动请缨,接下了耐辐照材料选型和试验方案实施的难点任务,边接洽、边设计、边学习,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团队成员胡静、宋定安围绕机械臂协同控制算法开展大量研究,为控制系统提供设计方案和论证……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两个项目竞标成功。
开拓一条新赛道,不仅串起一条产业链,还为航天控制原有产业的转型提供了支撑。“我们通过机器人的研制,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传统产品制造的转型升级中去,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未来,我们将以此次中标机器人项目为契机,大力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持续助力相关行业转型升级。”潘积文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菊 顾林晗)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