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成都市2018年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

相关链接:2018年度成都市审计局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解读

2019年8月26日在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成都市审计局局长曾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安排,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和审计法律法规,市审计局组织对201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自去年8月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以来,全市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和审议意见,围绕“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工作主线,着力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切实发挥审计监督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审计情况表明,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全年市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狠抓财源建设支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将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和企业培育作为推进财源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途径,深入推动落实“财源建设”30条。通过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完善资金支持政策,持续优化财源存量,培育财源增量,做大财源蛋糕,拉动税收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较2017年增长15.1%和9.4%。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超110亿元、减费15.3亿元。全年推动新增市场主体54万户、民营企业9.35万户。不断加大现代产业体系支持力度,投入工业、服务业、发展新经济、科技创新方面资金133.28亿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中小微企业获政府采购合同金额占采购总额比重81.4%,“壮大贷”帮助中小企业融资52.82亿元。

——深入推进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突出绩效导向,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预算事前绩效评估机制,推动预算绩效评价从项目为主向政策和部门整体支出拓展,全年预算绩效评价资金达141.8亿元,增长16.32%。编制政府资产报告,初步构建起全口径、全覆盖的政府资产数据库。预算综合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在全省率先实现预算编制、执行和专项资金管理平台化、一体化。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持续抓好“三农”工作,投入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资金43.9亿元,突出“十大重点工程”“五项重点改革”,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形态持续改善。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财政民生投入占比稳定在65%左右,十项民生工程投入达147.31亿元,为推动民生领域补短板提供了财力保障。

——聚焦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力保障脱贫攻坚,投入0.5亿元保障脱贫攻坚和扶贫专项计划。建立了1+N制度文件体系,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强化政府债务管理责任,落实债务风险防控措施,制定全市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方案并督促严格落实。投入78.98亿元,支持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推动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

——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有效整改。各级、各部门持续开展整改、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上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率96.1%,已整改金额139.79亿元,完善相关制度124项,处理处分27人次。

一、市级预算管理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市财政局组织实施的市级预算执行、财政政策执行、预算绩效管理和市级决算草案编制。市级决算草案反映,2018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80.94亿元、支出总量405.4亿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年底余额74.72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45.13亿元、支出464.62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85亿元、支出3.36亿元。从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具体组织实施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是:

(一)预算执行不够规范及时。一是预算收入9.43亿元未及时解缴入库。二是部分部门预算项目支出进度偏低,有21个部门项目支出执行率不足80% ,涉及资金11.91亿元。三是分配下达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不及时,截至2019年4月底仍有4.01亿元资金未下达。

(二)个别财政资金未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一是个别专项资金(基金)使用效率不高,沉淀在区(市)县和专户共计6.71亿元,未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投入财政资金1.19亿元购置的电动专业作业车存在严重闲置现象。

(三)专项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还需加强。抽查部分专项资金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项资金年初预算编制不够精细,动态管理、公示、信息系统设计等管理上不够规范。二是主管部门审核把关不严,造成重复领取财政补贴资金、向部分不符合条件人员发放补贴、未达到政策规定条件领取奖励资金共计112.92万元;政策衔接滞后,少发放补贴15.93万元。三是专项资金部分申报政策标准刚性不足,政策失效未及时修订;切块下达的专项资金中有1694.12万元未及时使用,被各区(市)县财政统筹使用。

对审计发现的上述问题,已入库资金9.37亿元,其余问题正在整改中。

二、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决算草案审签情况

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市本级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财政政策执行、预算绩效管理和决算草案进行全覆盖审计、审签,重点审计和延伸了94个部门(含二级预算单位)。发现相关预算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执行、决算编报和财务核算不规范。10个单位项目进度推进缓慢,造成项目资金连续结转两年以上,涉及金额1031.33万元;8个单位决算报表支出数与财务账支出数差异206.14万元;12个单位往来款长期挂账14781.85万元;5个单位账务处理及资金支出管理不规范,涉及金额459.92万元;此外还存在党费在基本账户内核算,未单独开设银行账户等问题;

(二)资金资产管理不够规范。19个单位应缴未缴财政收入及存量资金9558.74万元;5个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6个单位资产账实不符,涉及金额2623.25万元;此外还存在房屋出租未进行询价且应收未收房屋租金,转嫁单位费用,资金闲置,未按规定足额收取相关费用等问题,涉及金额1577.4万元。

(三)部分制度不够完善和执行不到位。8个单位的预算安排、大额经费支出等事项未经集体决策研究,涉及金额22732.4万元; 7个单位未按规定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涉及金额2280.96万元;4个单位政府采购方式不符合规定,涉及金额219.02万元;4个单位政府采购项目验收、资料管理存在问题。

(四)“三公”经费管理不严问题在一些部门依然存在。4个单位 “三公”经费超预算218.59万元;8个单位 “三公”经费三单不全、报销不规范,涉及金额16.1万元;此外还存在借用下属公司车辆并在单位列支费用等问题,涉及金额26.15万元。

(五)内控制度不健全及对下属单位监管不力。3个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3个单位对以往审计发现的问题未全面整改到位;3个单位对下属单位监管不力,造成下属单位在政府采购、财务收支中存在问题,涉及金额2974.62万元;此外还存在个别单位在内部管理、政策执行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

对审计发现的上述(一)至(五)问题,已出具审计移送及建议3份,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15项,已清理上缴财政收入共计1979.62万元,调账整改、清理往来等整改2283.74万元,其余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整改中。

三、重大专项资金和民生工程审计情况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投入和使用绩效审计情况

对2018年19个区(市)县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投入和使用绩效进行了交叉审计。审计结果表明:2018年相关区(市)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各项政策要求,积极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等各项安居工程,通过编制和完善政策、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等多项有效措施,在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方面取得了成效。发现的主要问题:安居工程项目贷款和财政资金闲置共计26.61亿元,空置时间超过1年的公租房1218套;部分资金仍存在被挤占挪用等问题,涉及资金11.79亿元,部分家庭应退出而未退出保障性住房,涉及家庭125户;已交付使用的保障性住房5504套未办理产权登记,公租房2782套未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且未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保障性住房2588套未登记入固定资产账;此外还存在欠缴、少缴保障性住房租金228.7万元,违规将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租房分配给不符合条件人员使用,未按期对享受公租房政策的人员进行资格年审,盘活处置不合规,工程建设不规范,违规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筹集棚户区改造项目资本金等问题。

(二)学前教育调查情况

对3个中心城区355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至2018年,3个区共新增幼儿园28所,2018年资金投入较2016年增长50.36%,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由于财政资金投入不均衡及部门间职能不明确等原因,与群众期盼还存在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幼儿园和优质普惠性幼儿园供给不足,尤其是公办幼儿园供给更少。截至2018年底公办幼儿园可提供学位30330个,仅占学位总数的三分之一,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仅能提供18390个,仅占五分之一。二是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3个区优质幼儿园234所,其中74.36%集中在公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和其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相差14.37个百分点。三是规划点位幼儿园建成率较低、移交及使用不合规。3个区297个幼儿园规划点位中,建成已用点位150个,仅占规划点位总数的50.51%。9个规划点位幼儿园建成未用或未移交且处于闲置状态,个别规划点位幼儿园已移交但未举办为普惠性幼儿园或未完全(部分)按规划用途使用。四是财政投入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支持力度不足。2018年,3个区83.22%的学前教育财政资金投向了95所公办幼儿园,16.65%的学前教育财政资金投向了153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个别学前教育专项资金未按要求向薄弱幼儿园倾斜,涉及金额399万元。五是幼儿园管理不规范。存在幼儿园实际班额超过建设核准班额、班级幼儿人数超标的问题。

(三)殡葬服务专项调查情况

对市本级及22个区(市)县2016年至2018年殡葬服务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各地不断深化殡葬改革,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和惠民殡葬政策,积极推动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殡葬服务收费政策执行方面,存在超规定标准收取服务费57.25万元,超规定期限收取公墓维护管理费、捆绑销售服务项目等问题。二是惠民殡葬政策落实方面,由于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民风民俗影响等原因,造成节地生态安葬比例偏低,惠民殡葬政策执行效果不明显。三是墓地供需方面,部分经营性公墓违规用地面积118.84万平方米,违规修建超标准墓穴197个,违规预售墓穴192个。四是殡葬服务设施管理方面,由于部分地方财政投入不够,民营资本进入殡葬服务行业,存在民营企业兴办和经营殡仪馆现象。

(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相关审计情况

对部分区(市)县2018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区(市)县能积极推进各项任务,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但部分任务未有效落实落地:一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措施还需落实。未按时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未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监测工作,项目总投资58.18万元的污水处理设施停运,导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部分垃圾站违规排放污水情况整改治理不到位;未按规定受纳2万立方米建筑垃圾,未按规定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二是农业生产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规范完善。未全面执行成都市土地流转管理实施办法,抽查发现8宗1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无备案资料,5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19次,面积共计2.16万亩,未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也未报区政府审查,涉及经营权流转的9宗耕地面积38.24亩被违规占用;不符合“两区”划定标准的点位64个,涉及面积109.49亩,违规占用“两区”内基本农田10.4亩;未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五)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整合共享专项审计情况

对市政府各部门截至2018年11月底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整合共享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对14个部门及下属单位进行了抽查,涉及信息系统474个,占调查总量的69.71%。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5个信息系统建成后闲置,涉及资金550.2万元;3个信息系统使用频度低,涉及资金460.08万元;4个信息系统使用周期短,涉及资金58万元;4个信息系统建设程序不合规,涉及资金520.69万元;此外还存在信息系统会计核算不规范,建设缓慢等问题,涉及资金124万元。

对专项审计中发现的上述(一)至(五)问题,相关区(市)县、部门采取措施积极整改,已整改问题金额31.66亿元,其余问题正在整改中。

四、“三大攻坚战”相关审计情况

(一)防范化解风险相关审计情况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的重要部署,对市本级和22个区(市)县的政府隐性债务和融资成本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2015年以来,地方政府通过由所属国有公司或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并约定由财政资金偿还,为国有公司等融资提供担保、出具承诺函,采用BT方式建设,违规约定回购投资本金、承诺保底收益等方式形成了隐性债务,且部分区(市)县中短期还款压力大,风险不断聚集。在融资过程中还存在综合融资成本高、融资中介费用过高、缺乏统一融资平台造成部分债务融资成本存在较大差异以及高息拆借过桥资金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各级政府已采取措施完善债务管理制度体系,健全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清理规范政府融资行为,坚决遏制增量,稳妥推进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和化解。

(二)扶贫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对相关区(市)县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以下简称“改薄”)项目推进、贫困人口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扶贫专项资金拨付等7个方面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资金4.71亿元,抽查46个乡镇、67个村、86个项目,延伸调查2382人。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管理使用方面。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报账到位率低;2017年度文化惠民扶贫专项部分项目当年未实施,涉及金额98万元;“改薄”项目专项资金闲置7391万元。二是政策执行方面。全额代缴农村贫困人口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存部分动态管理不精准;违规变更“改薄”项目建设内容。三是项目实施方面。部分“改薄”项目未按核准意见进行招标;部分“改薄”项目未经竣工验收即交付使用;幸福美丽新村项目太阳能路灯采购价格不合理。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区(市)县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农村贫困人口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存及项目实施程序。

(三)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相关审计情况

重点开展了沱江流域部分区(市)县污染防治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涉及6个园区、共569户入园企业。调查结果表明,相关区(市)县人民政府重视生态环境和污染防治工作,明确了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积极推动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但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方面。部分园区未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共有68户企业未履行环评手续(审批或备案),129户企业未进行环保竣工验收,且部分企业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2017年、2018年沱江支流部分断面水质考核目标未完成;未按环评要求设置专职环保监管机构、未配备专职环保监管人员。二是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营方面。2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进展缓慢,未按期完工;4个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未稳定运行;个别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未经验收即投入运营且排放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超标;2家已投运入园企业未申领取得排污许可证。三是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方面。水务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252家未取得排水许可证的企业违规向城市排水管网排放污水;环保部门监管、执法不到位,导致有8家企业危险废物储存不规范、3家企业工业固废堆放不规范;2017年17家、2018年11家企业未进行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备案。

上述问题相关市(县)正在积极整改。

五、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一)市级部门管理企业运营审计调查情况

对市级部门及其下属事业单位管理的企业2015年至2018年的运营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尚未建立市级部门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归口管理机制制度,企业的总户数、总资产底数不清,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效益长期低下,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本次审计调查抽查的173户企业分布在22个市级部门及其下属事业单位,其中:正常经营的124户,停业和待清算的49户,截至2018年底,账面资产总额392.02亿元,负债总额332.7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59.32亿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底数不清。一是企业户数不清,我市尚未出台部门所属企业管理办法,尚无部门能够全面掌管全市部门所属企业的基本状况,对企业的设立、注销等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审计调查了全市256户疑似市级部门下属企业,实际得到确认的只有173户。二是企业资产规模不清,部分单位大量房产以1元价值入账,国有资产实际价值被严重低估。三是部分企业产权关系不清,由于部分单位合并、注销等原因,对企业股权关系没有及时变更,导致部分企业产权无人认领。

2.企业资产效益低下。市级部门所属企业中,1个企业的总资产达291.60亿元,占173户被调查企业总资产的74.38%,其余企业资产规模小而分散,总资产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89户,占正常经营企业数的72.36%,集约化经营能力不足。从近四年的运营情况看,盈利企业盈利额由2015年的1.7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17亿元,增长率为26%;亏损企业亏损额由2015年的0.54亿元,扩大到2018年的1.68亿元,上升211%。2018年亏损企业45户,占比36.59%。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滑,截至2018年末,净资产收益率为0.84%。

3.主管单位监督职责履行不到位。73户企业章程未报主管单位审批;已报送审批章程中,8户企业的章程未明确主管单位监管职责;87户企业主管单位尚未对企业领导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60户企业未进行过财务决算审计;102户企业主管单位近3年未下达经济目标任务;91户企业主管单位未对其进行经营绩效考核。

4.企业与主管单位政企、事企不分较为普遍。62%的企业领导人产生方式为由主管单位委派,市场化聘用专业经营人才较少;72名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在企业兼职;3户企业职工基本由事业编制人员构成;部分企业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办公会划分不清,存在党委会、董事会合一的现象;2户企业将部分重要事项决策纳入主管单位党委或办公会决策。

5.历史遗留问题多,清理难度较大。一是对“僵尸企业”处置进度缓慢。非正常经营企业中处于关停、清算、待清算的企业49户,清理、整顿等处置进度缓慢,部分企业长达10余年。二是账实不符现象较普遍。货币资金账实不符的企业17户,涉及金额1214.76万元;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企业21户,涉及金额1.62亿元;应收性债权账实不符的企业17户,涉及金额3.06亿元;其他账实不符的企业18户,涉及金额1.92亿元。

针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下一步市审计局将进一步延伸调查。

(二)市属国有企业“两降两提”政策落实专项审计调查情况

对13家市属国有企业“两降两提”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市属国有企业对“两降两提”工作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降成本方面,2家企业成本控制不力;二是在降负债方面,存在个别企业2018年资产负债率较2017年不降反升;三是在提能力方面,6家企业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清退子企业方面未完成任务;四是在提效益方面,4家企业在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方面不达标。

六、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对成都市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涉企保证金的收取和退还、减税降费、重大项目推进等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7760.88万元;违规收取和未按期返还涉企保证金、违规设立涉企保证金10.68亿元;个别区(市)县未建立涉企保证金配套管理制度和台账;同时,也存在因项目推进缓慢、资金超过实际需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未完成及项目未按期开工或完工等原因,造成1.15亿元资金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一季度政策跟踪审计反映的问题,均基本进行了整改落实。

七、政府投资审计情况

成立市财政投资和国资投资项目审计中心,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关注投资控制和建设领域体制机制问题,同时加强了对财政投资和国资投资项目的常态化跟踪,审计覆盖面更广,揭示隐患风险和体制机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竣工决(结)算审计开展情况

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共完成政府投资竣工决(结)算审计项目44个,送审投资额103.53亿元,审定投资额96.68亿元,审减金额6.85亿元,总审减率6.62%。存在的主要问题:多计工程价款,多计待摊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不严谨导致变更较多,过程控制不严导致项目投资超概算,结算质量低高估冒算金额过大;违反项目建设程序无概算或概算审批滞后;未按规定实施招投标签署合同;监管机制不健全,参建单位未认真履职等。

对上述多计工程价款,多计待摊投资问题已整改,其余问题继续整改或通过提高项目业主、项目代理业主履职能力,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遵守概算控制规定,提高前期工作质效等方式加以杜绝。

(二)重点项目跟踪审计情况

以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及专项审计调查为抓手,持续对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地铁5号线、三环路扩能提升等8个重点项目开展跟踪审计, 对2015年至2017年市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评审联席会议审定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按照省审计厅部署开展了省重点项目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调查。跟踪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了相关政策措施贯彻执行、要素保障、招投标、工程管理、参建单位履职尽责、资金管理使用、投资绩效等方面的内容,力求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管理,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揭示风险隐患,分析体制机制方面的漏洞并提交建设性建议,提高投资绩效。

发现的主要问题:部分项目因前期准备不足导致推进缓慢及后期变更过多;变更签证制度执行不严,部分已实施变更尚未完成审批;未针对项目特征建立完善相关操作性强的内控制度;项目统筹协调不力;个别项目施工组织方案不够优化;个别项目合同执行不严格;个别项目上报投资完成额不准;个别项目建设资金闲置;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个别项目实际完成投资与概算差异较大,个别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概算等问题。

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相关业主单位积极进行了整改,加大项目资金保障力度,及时建立完善相关内控制度,严格合同执行,提高参建各方履约履职意识,加强全过程的投资控制,促进投资绩效提升。对少数项目因难度大、沟通协调涉及面广不能及时完成整改的项目,审计机关将持续关注,督促整改到位。

八、审计移送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情况

上述各项审计中,移送重大问题线索12起,集中在违规决策举债易引发风险、制度不健全形成管理漏洞、基层乱作为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三个方面。

九、审计建议

(一)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运行质效。按照“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要求,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从源头上提升财政效能。强化绩效意识,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加大绩效跟踪问效力度,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到资金使用“最后一公里”。优化财政资源配置,进一步压减不必要的行政支出,挖潜盘活存量资金资产,统筹财金、财税、财保等领域政策协同发力,有效发挥引导激励作用。

(二)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落实责任,稳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存量,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坚持“开前门、堵后门”的理念,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做好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坚持因地制宜,增强相关落实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和企业污染防治责任。

(三)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市属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对市级部门管理企业以清理一批、整顿一批、重组一批的思路,通过优化产业布局、重构管理体制、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强化监督和风险控制等方式,逐步融合进现有国资体系中。激发国有企业的内生动力,加快降低财务杠杆,着力推进创新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监督推进下,市级预算管理和财政收支绩效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