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业环境激经济活力

  有产业建圈强链,有“两场一体”和中欧班列……

  宜业环境 激经济活力

   □本报首席记者 钟文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与命脉。

   日前《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正式印发,要求成都要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激发公园城市的经济活力,围绕增强城市内生增长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壮大优势产业、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充分就业相统一,使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早在2021年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先后公布,承担了“加快做强极核、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使命的成都,亟待加强产业支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城市所所长杨婷婷认为,人人向往的公园城市必然体现“人与产业双向赋能”,公园城市的产业发展要求高端、高效与可持续,实现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

   面向未来,成都将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增强实体经济竞争力;全方位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推进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建设,不断做强主干极核支撑。

   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在成都市青少年宫小南街校区,一排整齐的充电桩矗立在停车场的一侧,数十台新能源汽车正在充电;在成都金融创新中心施工现场,实时监测工地扬尘颗粒的在线监控设备紧张地忙碌着;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收集生产过程中有机废气的VOCs处理系统在有序运行……这些在城市各处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正成为城市气质变化的现实路径。

   绿色低碳,产业是关键。在淮州新城,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生产项目建设现场,两栋偌大的现代化厂房已竣工,技术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生产设备安装调试。“金堂项目是宁德时代在西南地区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项目有望5月投产。”该项目现场负责人这样介绍。

   包括锂电池在内,光伏、氢能以及绿色低碳服务,是成都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建圈强链主攻的四大领域。当前,成都已经获批工信部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正筹建全国唯一国家级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光伏、锂电池千亿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两江环抱,三城相重,大到生态园区小到微型绿地,显现出独具审美认知的城市意象,绿色生活,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绽放异彩。”这是成都获批联合国“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时的一段理由。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更需要激发公众的“主人翁”意识,汇聚起全民共建共享绿色低碳的强大合力。2020年,成都在国内首创提出以“碳惠天府”为品牌、“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的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倡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截至2021年底,“碳惠天府”已阶段性完成绿色公益平台建设,吸引了超60万用户参与其中。

   路虽远,行者至。按照“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总体目标,成都正积极抢抓绿色低碳发展机遇,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

   发展彰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引导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在中心城区、郊区新城及卫星城合理分布,推进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

   “目前,每个重点产业链均组建了1支由‘链长’牵头的项目工作专班,将2022年543个省、市重点产业化项目分解落实到20个重点产业链进行管理和服务,已经有43家企业纳入首批‘链主企业培育库’。”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介绍,成都提出实施产业建圈强链,重点围绕12个产业生态圈和20个重点产业链,建立“链长制”予以重点推进,“目的就是要持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记者注意到,在已经对外公布的20个重点产业链中,既有产业规模在2020年达到1220亿元、位居全国第5的集成电路,也有产业规模约2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业内专家对此分析称,确定的这20个产业,既包括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发展支撑的优势产业,如电子信息、高端软件等;也包括着眼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如工业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尽管目前产值规模均不算大,“但未来发展可期”。

   产业链推进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创新支撑。“成都的高质量发展,实际上从产业的层面看,就是要形成与新发展格局和新工业革命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指出,这个产业体系的主要特征就是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关键在于科技的自立自强。

   未来,成都将继续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在中心城区、郊区新城及卫星城合理分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强根植性、核心竞争力、区域带动力,引导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做精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增强对实体经济和“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功能。

   成都提出,要加快增强创新策源能力,高水平建设“三区一城”创新发展主引擎,推进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实施创新人才“四大工程”,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形成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

   坚持创新驱动,做强科技支撑。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初步完成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相关的规划建设行动方案、专项政策以及协同机制,特别是在空间优化上提出了‘1+4+N’的空间格局,并在产业技术方向上和空间领域上进行布局。”

   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39位,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了15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位居西部之首。

   推进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面向未来,成都将依托西部(成都)科学城攻关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推动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推动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统筹布局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增强中试验证、成果转化、应用示范能力。

   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建设内畅外联、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国内开放通道,发展高水平开放平台

   3月27日起,重庆航空在成都的所有航班将由双流国际机场转场至天府国际机场运营,并新开成都天府往返武汉航线,加密成都天府往返深圳航线航班至每日一班。新航季,重庆航空在成都运营每周进出港航班22个。而来自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消息,根据《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转场投运及“两场一体”航班时刻资源配置方案》,3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正式进入转场第三航季。届时,包括重庆航空、深圳航空、首都航空等20家航空公司将全部转场至天府国际机场运营,在天府国际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数量将增加至32家,日均计划航班量达到约830架次/日。

   至此,成都“两场一体”协同运营将进入新阶段。而在国际航线方面,成都已经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增加至131条,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4447.2万人次和64.9万吨,成都的国际航空骨干网络进一步完善。

   按照总体方案部署,成都要建设内畅外联、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国内开放通道,发展高水平开放平台,强化“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功能,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航空仅仅是成都加快构建对外开放通道的一个方面。

   在铁路方面,成都国际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成功获批,开行国际班列4250列,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7.6万标箱,中欧班列境外连接数达到68个,实现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双通道联运”;同时,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高铁,加强与重庆、上海等港口、口岸合作,加速构建通江达海、首尾联动的东向国际开放通道。

   畅通对外通道,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当中发挥好“极”和枢纽的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翁孟勇认为,“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和要求,成都实施高质量发展应继续做好交通发展这篇文章,以建设国际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抓手,推动城市能级的全方位提升。”

   扩大对外开放,还在于开放平台建设。成都大力推动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开放口岸与各类开发区联动开放和辐射带动,天府国际机场口岸获批,高新西园、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立体全面开放,数据是最直接的例证。2021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222亿元、增长14.8%,跨境电商综合交易规模增长57.2%,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货值增长3.4倍,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7.2%,举办西博会等重大活动955场,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增至104个。

   下一步,成都将坚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依托双机场“两场一体”协同运营促进临空经济发展,提能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打造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集结中心,建强“中国-欧洲中心”等平台,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