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合肥工业投资“开门红”

3月17日,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今年1-2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0.4%,其中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2.7%。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9.8%,较去年底提升5.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投增长12.4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达113.9%

看项目

快马加鞭推进,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走进位于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的安徽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6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一边是刚刚投产的一期项目正在抓紧生产,一边是工人们正冒雨施工加快推进二期项目建设。“自1月8日以来,一期项目已经投产了10条线,剩下的产线也会在本月底结束调试,4月下旬可以达到满产条件。”安徽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蔡庆兵介绍道。

安徽晶科能源一期8GW新型高效电池片项目生产线。全媒体记者 宋炎骏 摄

安徽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6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占地面积457亩,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总投资50亿元,产能8GW,二期总投资50亿元,产能8GW。目前,一期项目已经竣工投产,二期项目已于3月15日开工建设,预计于7月25日试投产。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本,项目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直接关乎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去年以来,我市聚焦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新产业签约落地了比亚迪汽车、中航锂电、蔚来汽车、晶科新能源等一批投资体量大、产业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同时,为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我市经信部门在年初通过提早布局、反复排摸、应统尽统等措施,一共形成了44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清单,全面精准掌握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建设中的比亚迪合肥项目。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投资40.8亿元的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基地(一期)建设项目4个月主体建成,7个月设备进场安装调试;总投资150亿元的比亚迪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时28天,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时42天,计划2022年6月底整车下线……“为确保这些重点项目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我们实施项目台账管理,按月动态调度,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产见效。”市经信局工业投资与技术改造处负责人说。

看战术

“资金+技术”助存量企业扩量增效

实现“开门红”的背后,我市通过“资金+技术”的支持方式不断引导存量企业扩量增效也功不可没。

走进合肥国轩新站高新区生产基地,只见车间里的pack产线上一片繁忙,一块块锂电池经过分容、静置、包胶等环节后,再根据客户需求配组成成品电池包。

国轩高科电芯生产线。全媒体记者 苏玲 摄

“去年,我们的技改投入超过5000万元,主要是三元线的建设。今年我们的技改投入计划为1.5亿元,主要针对磷酸铁锂电池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的提升。”国轩高科工程研究总院科技发展部经理李冰心说,通过技改,我们引进了更先进、更节能的生产设备,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企业能耗。“政府对企业的技术改造会有一定的资金扶持,这也增强了我们加大技改投入的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去年,我市对先进制造业政策相关条款进行了修订,其中,技改项目设备奖补比例由10%提高到15%,单个项目奖补上限由1000万提高到2000万元。“2021年奖补项目298个,同比增加80个,兑现资金9.1亿元,同比增长94%。”市经信局工业投资与技术改造处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我市还连续7年联合合工大智能院、中科院创新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改对标诊断,解决中小企业缺技术缺人才导致的转型难、转型慢问题。目前,已累计为405户企业策划智能化升级路线图,超七成企业“按方取药”,实现精准投资。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