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新闻网通讯员 李建强
3月份以来,伴随着春风的吹拂,一个萌新的春天正缓缓走来。国家能源集团准能生产服务中心主坝水域,冰水相融、波光粼粼、春意渐浓,而这份春意也引来了一群特殊的“朋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麻鸭,黑色的尾巴、赤黄褐色的身体、铜绿色翼镜、白色的翅斑,时而展翅翱翔,时而湖面嬉戏,好不欢喜,它们的到来也让初春寂静的矿山增添了些许和谐与灵动。
野兔、野鸡、獾子、狐狸、猞猁、麅子、白天鹅,赤麻鸭,准能矿山动物“朋友圈”不断扩大。
“生态准能”颜出必行,塑颜培植蓄积沃土
准格尔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东部准格尔煤田中部,矿区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植被稀疏,盖度不足25%。加之,该地区煤炭开采最早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使得原生土体结构被扰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大大降低,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来准能工作,我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把树种好、管好,好造福子孙后代。”说话的老人叫王三保,是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绿化队的一名退休职工,回忆起自己的工作生涯,依然清晰、依然深刻,从他1992年在矿区种下的第一棵树开始,到如今,山已成林,树已成荫,他用25年干了一件事情。虽然已步入老年,但话语中依旧透着一个种树人的耿直和坚韧。
黑岱沟露天煤矿北排土场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位于准格尔矿区中部,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特大型露天煤矿。从1990年开工建设,就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煤田开发并重”的指导方针,实施边开采、边复垦,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
准能集团充分应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将整个露天矿作为一个整体,在建设用地边界自然水流处和排土场底部沟道内逐级修建坝体工程,使矿区内外,按照区块控制的原理,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矿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治理。
根据有利于复垦种植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要求,准能集团合理安排“一体化工艺”排弃方式,形成“表土堆放—岩石剥离排弃—下层黄土覆盖—表土覆盖—土地平整—土地生态复垦”的科学作业流程,保证排土场的地质结构及景观与周围未开采地区协调一致,满足生物复垦要求。
准能集团与环境科学研究机构,针对适宜性植物的筛选、生态结构模式的建立、农业及林业复垦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及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等方面开展研究,增加矿区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多样化。
“准格尔矿区在植物群落的布局与配置上,形成了草、灌、乔相结合的混交格局,建立了灌草型、乔草型、乔灌型和乔灌草型4种较为科学的生态结构模式,形成了不同种、不同组合类型的生物群落,增加了矿区范围内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多样化。”准能集团生产服务中心绿化队负责人包全民介绍道。
生态环境各项指标逐年向好,目前,准能集团复垦绿化总面积达5万亩,形成碳汇林1226公顷,草地853公顷,植被盖度由25%提高至80%,水土流失控制率80%以上,土壤有机质、氮、磷,有显著的提高,矿区植物品种由10多种增至240种以上,野兔、野鸡等动物也开始在矿区“安家”,矿区生态系统呈现良性循环。
“生态准能”有颜有值,颜“值”升级而来
植绿、覆绿还只是实现“生态准能”的第一步。2012年以来,准能集团在做实“绿色”工程的基础上,开始从更广角度探索,也加快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准能实践。
当第一代准能人踏入准格尔矿区的时候,不管是从地表地貌还是降水量,并不是理想的农耕之地。但是经过20多年的努力,如今的矿区内植被、土壤、水土保持都已经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而这一切,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打下了基础。
2012年,准能集团正式提出了建设生态产业的新思路。通过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将使准能形成集生态设施农业、农业种植基地、现代畜牧养殖、生态景观防护林、农业观光、未来城市规划功能区、工业园区建设为一体,具有鲜明的煤炭矿区特色、一定规模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2013年,种植蔬菜、农作物300余亩,收成喜人。
2014年,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200亩土豆、100亩玉米、160亩黄豆和40亩黄芥,喜获丰收,复垦绿化工作开始产出和回报。
2015年,250亩东北大黄豆、20亩胡萝卜、12亩南瓜、50亩玉米、120亩土豆,产量均高于往年。
2016年,种植各类农作物320亩。同时,开始向招待所、宾馆,两矿区食堂大规模、不间断供应韭菜、生菜、油麦菜、西葫芦、白菜等蔬菜,广大职工吃上了放心菜。
2017年,准格尔旗政府以企地共建为导向,联合准能矿区申报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成为鄂尔多斯市首家国家矿山公园,连续两年纳入准格尔旗那达慕旅游文化节,成功打造了“准能集团+国家矿山公园+准旗文旅集团”文旅联合体。
2018年至2020年,准格尔旗准能矿区生态系统文化旅游服务价值量由0.06亿元提高至0.20亿元,生态产品初级转化率逐渐提升,“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程度不断提升。
截至2021年底,准能集团累计投入土地复垦资金16.72亿元,治理率100%,实现生产推进、生态修复和产业布局有效关联,创新形成“采—复—农—园”绿色协同发展格局。
千头肉牛养殖基地
准能集团以“生态+”方式,贯通了工业、新能源、农牧业、文旅产业,实现了耦合发展,已建成生态牧场、优质肉牛养殖园、林果生产采摘园、党员教育实践园、婚庆文化园等为一体的综合园区,集成示范效应突出;现存栏优质肉牛2千多头,种植牧草1万多亩,开发饲料及小杂粮种植基地3千多亩,建成涵盖83个品种的千亩果园、采摘日光温室20栋、野营观光蒙古包20座,种植观赏花卉100多亩,生态产业每年创效2000万元,创新集成“生态+”多元产业。
准能集团先后被评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准格尔矿区获批“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资格,黑岱沟露天煤矿、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双双入选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矿区生态修复的实践做法》入选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中国迈向自然受益型经济的机遇》洞察报告案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准能集团绿色动能转换实践”项目被国家能源集团授予奖励基金特等奖。
翱翔在准能矿区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麻鸭
如今的矿区“山清水秀、景美物丰、鸟语花香”,已成为百鸟的天堂、动物的乐园。如今的准能“天蓝、地绿、人和”。
“生态准能”提档升级,打造发展新动力
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发展之路,是企业顺应时代选择,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引进并创新吊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每年可节约2万多吨标准煤;
应用并完善抛掷爆破技术,每年可减少运输剥离物100余万方;
首创相邻露天矿协调开采技术,释放压覆资源7260万吨;
运用陡帮开采、煤层顶底板残煤回收等技术,两矿煤炭资源回采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
开展智能化建设,减人增安提效的效果日益显现,能源低碳转型稳步推进。
……
用“绿色动能”厚植“后发优势”,准能初心不改、发展不停;以“绿色动能”激活新发展动力,准能步履不停,躬耕不辍。
构建以“煤、电—粉煤灰—氧化铝、硅、镓—绿色电解铝及铝产品”为核心的煤电铝循环闭环,通过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有效缓解我国铝土矿资源短缺和对外依存度高的战略安全问题。
致力推动煤炭从“燃料”向“燃料+原料”转变。目前,“纳米碳氢燃料制备铝硅粉项目配套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工程”已成功完成72小时试运,为国家“双碳”“双降”目标提供可选择技术路径。
积极推动光伏发电与生态农牧业紧密结合,重点推动100兆瓦露天矿复垦区治理集中式光伏项目、输煤皮带走廊6兆瓦和黑岱沟露天煤矿内排土场复垦治理等四个5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最大程度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为矿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贡献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全新案例。
构建“纳米碳氢燃料发电-光伏发电-电解铝”产业体系,利用纳米碳氢燃料机组、光伏发电为电解铝提供能源,将电解铝作为“虚拟电池”,解决了传统电解铝电从哪里来,新能源电到哪里去的问题,实现光伏新能源消纳和电解铝电力需求的高度契合,从而将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电解铝打造为“绿色、低碳、储能、未来”新材料。
绿色是生态准能的本色,更是准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未来已来,在绿色可持续发展路上,准能集团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定调发展方向,定力不变、力量不减,让“天蓝、地绿、人和、绿色、零碳、可持续”的“生态准能”更具“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
责任编辑:张玉坤
关键词: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