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手机被盗四年后,爱奇艺坚持“自动扣费”50个月,客户投诉后仍拒绝停止扣费

互联网影视APP自动扣费过去几年被消费者诟病不断,但奇怪的是,一方面消费者投诉不断,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依然我行我素,坚持“自动扣费”、“不通知即连续扣费”的恶习不改,其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用户手机被盗后,平台持续扣费50个月

影视APP自动扣费的套路似乎已经成为监管和消费者都毫无办法根除的顽疾。

2022年3月15日,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发文称,他于2017年12月使用手机开通爱奇艺会员,后因手机被盗,原账号并未使用。然而今年2月份查询银行卡账单发现,爱奇艺持续扣除50个月包月费用,合计接近1000元。该消费者立刻打电话要求爱奇艺关闭自动扣费,然而,爱奇艺声称,用户之前使用的是苹果手机,他们没有权限关闭,只能继续收费。

对于客户要求关闭自动续费的要求,爱奇艺明确推脱责任,事发20多天后仍然未给出解决方案。爱奇艺是真的没有权限,还是不愿意停止继续收取费用呢?

用户手机丢失后,爱奇艺持续扣费4年多。

事实上,爱奇艺自动扣费套路早已让用户怨声载道。黑猫投诉显示,爱奇艺投诉量高达9433起,几乎全部都是自动续费,不通知即扣费的套路。

“一分钱”套餐套路用户

从用户投诉看,爱奇艺有很多方式收割用户。例如,爱奇艺和中国联通(600050)合作推出了一款“首月1分钱”的爱奇艺VIP+10GB专属流量包产品,该产品为消费者设置了多个隐秘陷阱。

首先,宣传页面上大红字注明“首月1分钱”,但下方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小字写着“次月起25元/月”。

其次,客户办理时,联通和爱奇艺均没有提示产品期限,但是办理成功后,客户收到短信才发现,这款产品为合约产品,自订购之日起满6个月方可退订。这意味着用户已经不能反悔,必须满6个月支付125元才能取消。

这种欺诈性的“强制消费”为何能获得身为央企的中国联通的支持与合作,消费者大量投诉,联通和爱奇艺依然无动于衷,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2022年1月11日,有用户投诉称,他订购了爱奇艺和联通合作的流量加月会员包,首月1分钱,办理后发现,必须使用6个月才能退,第一个月后每月收费25元。但爱奇艺事先并未提醒消费者该产品有消费期限。他曾打电话要求退订,但平台称不能退订。

爱奇艺们自动扣费属于霸王条款?

事实上,不光是爱奇艺有自动扣费的陷阱,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影视娱乐类APP都存在类似的陷阱。

2021年11月23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调查报告称,上海市消保委调查了12款App的自动续费扣费期限情况。发现爱奇艺、喜马拉雅、饿了么、蜻蜓FM、Keep、优酷、芒果TV等通过设置提前扣费甚至超前扣费,利用会员的粗心大意赚取“记忆税”,大部分App自动续费扣费时间节点设置在到期前1天,优酷、B站甚至提前3天就扣费。

开甲财经查看了市面上几款主流影视APP的自动扣费条款,发现大多存在霸王条款。

例如,优酷的自动扣费协议就规定“除非会员或爱奇艺主动明确地取消了自动续费,否则,自动扣款长期有效,不受次数限制”。这也是为何上述用户手机丢失4年后,爱奇艺仍然坚持扣费的理由。

腾讯视频的自动扣费协议非常简单,只要用户在订阅期内未明确取消自动续费服务,就会在到期前24小时从用户账户中自动扣费。

和爱奇艺和腾讯相比,优酷的自动扣费协议多了一条更人性化的条款,即优酷会在服务期届满前发送短信或站内信续费提醒,若用户选择不取消,则优酷会进行自动扣款。

实际上, 影视娱乐平台自动续费相关的交易规则是由互联网平台单方面制定的霸王条款,公然违背了监管有关消费者保护的规定。

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18条就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5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

显然,从用户投诉以及各自的合同条款看,爱奇艺和腾讯都没有遵守这一规定。

另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爱奇艺等平台的合同明显属于格式合同,而有关自动扣费的内容又是服务合同的关键,平台方有责任和义务对此进行详细说明,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如果采取不通知、不经用户同意,甚至在用户投诉后仍然继续自动扣费的行为,显然违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影视平台自动扣费套路屡教不改,深层原因是什么?

2021年11月16日,人民网(603000)观点频道曾发评论指出,APP“自动续费”套路背后是利益驱动,要根除还需监管部门和消费维权部门出手,对相关APP经营者进行约谈整改,坚决不改的要严肃处理,重拳出击。只有这样,相关平台的“歪心思”才会被有效纠正。当然,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付费会员合同中的“消费陷阱”。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开甲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