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已经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使之成为不折不扣的热点话题。
低碳之路怎么走?
时间倒回2020年,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最大努力和贡献。
2021年两会,“双碳”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事实上,一场没有硝烟的“绿色”战役早已打响。
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一场“部长通道”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翻开了去年的成绩表,“一年多来,我国统筹有序推进‘双碳’工作。加快完成顶层设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双碳’工作的意见和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并陆续出台重点领域的实施方案,已经完成了17个省份‘双碳’实施方案的衔接。”
与此同时,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这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是最大规模的。”何立峰透露。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经过各地方各行业的积极努力,实际降低2.7%。“一定程度上说明相关工作都在有序开展,这是一个积极的讯号。”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
接下来,我国的低碳之路应该怎么走?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并且明确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多项具体任务:要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维稳“压舱石”: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煤炭等化石能源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燃煤发电量占60%左右,煤价稳则电价稳,能源价格的“基本盘”就稳。
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完善煤炭价格区间调控,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在3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透露,今年在新增储备方面,我国将加快推进2亿吨以上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在保供稳价方面,将完善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完善煤、电价格传导机制,确保安全稳定供应。
推进能源低碳转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重点。据悉,去年11月,人民银行创设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安排了2000亿的真金白银,专门对煤炭相关产业的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在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金鹏辉表示,正在构建新的转型金融体系,将会对包括煤炭在内的传统化石能源的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未来,更多的煤炭企业和煤电企业将进行综合技术升级改造,改造完成以后,每度电会降低煤耗36克。”金鹏辉说,“我们测算了一下,如果全国改造完成以后,将为国家节省煤炭40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
低碳转型, 新能源发展不能冒进
低碳转型,势必需要增加新能源的比例,积极解决新能源的消纳问题,强化新能源的调峰蓄积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在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表示,中国风电装机在全球已连续10年排名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大关,占比超过40%。可是,由于发电可利用小时数远低于燃煤机组经济运行小时数,发电量占比不足总发电量的30%。尤其是装机增速更快的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占比接近25%,但发电量占比不足10%。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彭应登认为,短时间内完全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不现实,因为风光电是不稳定的。
由于水电、风电、光电这种“靠天吃饭”的特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推动能源革命,要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要有稳妥规划,不能冒进。”彭应登坦言。
先立后破、稳妥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现在各行各业都按照新的标准,扎实推进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高水平项目,必将创造巨大的商业机遇和发展机会。” 何立峰说,“我们不搞‘碳冲锋’,也不搞运动式‘减碳’。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双碳’工作,一定能够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