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通信基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42.5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到5.2亿户。5G赋能行业成效显著,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全年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分别增长了8%和17.7%。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智慧乡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新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的“承载底座”,带动了电信运营商“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业务模式创新,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差异化网络需求。但通信技术与行业的结合还面临跨界融合不充分、标准化建设难度大、商业模式不清晰等痛点,必须自立自强,加强通信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的创新和业务模式的探索、完善产业生态、推动技术交叉领域融合创新。

新型基础设施夯实产业转型发展“底座”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的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同时将物联网纳入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提出要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并对物联网接入能力、重点领域应用等作出部署。这为打造满足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万物互联接入能力,加速推进全面感知、泛在连接、安全可信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更好支撑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目标与方向。

“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实施,对基础通信网络设施的宽带大容量接入能力、综合承载能力、智能运营能力、网络性能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尹浩指出,5G正在逐步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特别是助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千兆光网同样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和抗电磁环境干扰等特征,是5G、数据中心、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承载底座”,带动了电信运营商“固移融合”业务模式创新,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应用场景的差异化网络需求。

从5G赋能行业的角度来看,在工业互联网领域,5G应用场景涵盖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维护、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在智能电网领域,5G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配网环节,发电环节中的集群调度、输电环节中的无人机巡检、配电环节中的精准负荷控制、用电环节中的分布式能源接入等成为主要方向;在车联网领域,5G赋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更多地集中在矿山、港口等相对封闭区域的低速自动驾驶区域。

从光纤网络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已经实现了从“铜缆接入”到“光纤接入”的全面替换升级,升级后普遍具备百兆以上的接入能力,相对世界其他大国而言,我国光纤网络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物联网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总体规模、骨干企业数、标准制定数量等指标全部达到规划预期目标,物联网应用部署范围和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汇聚合力突破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瓶颈

“虽然我国5G应用实践的广度、深度和技术创新性不断增加,但由于应用标准、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等方面还不够成熟,现阶段仍以头部企业试点示范为主,尚未实现全行业规模化应用。”尹浩告诉记者。

以5G+工业互联网为例,尹浩指出,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落地应用、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三方面挑战:一是跨界融合仍不充分。工业互联网跨界融合的知识难度、细分市场的专业性要求都更高,运营商、设备商、工业互联网企业间的行业壁垒仍然较高,企业间融合融通、相互促进、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尚未形成。二是工业应用场景多样。工业互联网涉及的生产设备和需求多样、业务链条长、模型复杂,工业应用场景从端侧、管侧到平台侧方案定制化程度高。5G需要适应不同的工业场景,并提供不同场景的无线连接方案,网络部署复杂,标准化建设的难度也较大,对建设与运营都会带来较大挑战。三是商业模式尚不清晰。5G在工业互联领域的应用模式与传统2C市场模式有较大差别,企业运营模式呈现多样性,双方合作的商业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不同的服务、不同的场景,对于网络的带宽要求、网络资源消耗以及运营商运维体系的复杂程度要求不同,短期内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应用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同样,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持续推进解决的问题。”尹浩说,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感知、传输、处理、存储、安全等重点环节技术创新积累不足,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新型短距离通信、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仍需加大攻关力度。二是产业生态不够健全。我国物联网企业竞争力不强,具有生态主导能力的领军企业较少,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流协作程度低。三是规模化应用不足。现有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小、零散化,广覆盖大连接的物联网商业化应用场景挖掘不够,应用部署成本较高。四是支撑体系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标准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不强,物联网安全问题仍然严峻,相关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十四五’时期必须要自立自强,加强政策引导,汇聚合力,突破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瓶颈。”尹浩说。

一是必须进一步加强5G、千兆光网、物联网在行业应用场景的创新和业务模式的探索,特别是围绕工业、交通、医疗、教育、能源、文旅等重点领域,支持和鼓励相关产业链和垂直行业应用各方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深化探索5G、千兆光网、物联网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典型案例,赋能行业发展,协同推进各种应用的创新探索和场景落地。

二是要坚持自立自强,完善产业生态。围绕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把握发展机遇,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产业技术供给。特别是针对5G、千兆光网、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创新,构筑体系完备、安全开放的产业生态。

三是要推动技术交叉领域融合创新,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5G、千兆光网、物联网的融合发展,提升基础通信网络设施的安全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特别要注重发挥好5G和千兆光网的互补优势,两者作为共同支撑万物互联的基础通信网络设施,要通过“双千兆”融合协同发展,共同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