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围绕这一目标,各行各业该如何行动?如何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实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如何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实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双碳”工作时都强调,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多位政协委员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这是基于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和能源禀赋所决定的。
必须积极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实现。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现有清洁能源(风、光、水、气)存在不稳定性和周期性,短期内要将清洁能源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仍然有许多阻碍,并且我国的煤炭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能源。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尽管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年降低,但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利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国能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将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是能源供应的重要保障。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必须积极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潘碧灵说,一方面,通过高效利用逐步实现煤炭使用的减量化;另一方面,通过清洁利用减少煤炭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此外,增加新能源的比例,积极解决新能源的消纳问题,强化新能源的调峰蓄积能力,最后实现煤炭除在关键行业利用外,仅将煤炭作为火电调峰的备用能源。
陈利顶表示,从能源供应系统来看,安全利用是第一要务,其次是低碳,再次是清洁。因此,必须通过有序减煤,逐渐实现新能源替代,保障能源供给的安全;通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降碳目的,最终在2050年左右实现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退出市场,达到能源系统的完全清洁化。
“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区域性差异,积极推进能源结构改革和优化调整。”陈利顶指出,在富煤且生态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可以适当发展煤电、煤化工等相关产业,并通过产业集群、共生体系构建,形成整体协同发展的近低园区,或通过“碳交易、碳税补偿”等方式,加强对清洁能源输出地区的补偿。
潘碧灵强调,未来仍有许多关键技术层面和政策保障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从而形成煤炭和新能源更加优化组合。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对本报记者说,在产业支持政策方面,要考虑支持该产业发展能否带来产业链整体的生态效率提升。同时,要防范低碳产业无序发展而带来风险。
2021年,央行设立了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从金融层面看,要促进碳效率较高产能对碳效率较低产能的有效替代,碳金融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新旧产能替代’而虚拟化发展。”钟茂初说。
推动能源领域低碳转型要两手抓
在“双碳”背景下,能源领域怎么发展?如何推动低碳转型?
潘碧灵认为,实现低碳、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转型,调结构、提能效、强竞争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推动能源领域低碳转型需要两手抓。一是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扩大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能、氢能等利用范围;二是进一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潘碧灵表示,从新能源的使用与消纳来看,未来需要加快新型高效储能技术的研发和降低储能技术的成本。从节约高效利用能源的角度出发,通过节能、提高能效,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结合增加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起到调整能源结构的作用。通过提高能源转化效率,以及余热回收利用、梯级利用等举措,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途径。从广东省的角度来看,会考虑把减污降碳工作与碳市场有效结合起来,把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管控的一些行业纳入到碳市场。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3月5日,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披露,将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陈利顶说,能源领域应该借此机遇,从规模、强度、结构和效率四个维度强化系统提升和转型,积极应对“双碳”战略发展要求。
潘碧灵指出,随着碳市场的逐步成熟,传统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生产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越发处于劣势,随着新能源技术不断成熟和开发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生产技术和工艺的革新,降低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成本。
陈利顶认为,应建立清洁低碳能源重大科技协同创新体系,逐渐形成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突破一批清洁低碳能源关键技术。此外,建立安全协同的清洁低碳能源产业链和供应链,着力提升新能源全产业链竞争力,以及新能源产业关键装备供给能力。通过产品标签及绿色采购制度等,促进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终端产品的消费,加大力度培育新能源产品市场。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