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alpha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作家:国元证券杨为敩

摘要

1、众所周知的是:新基建包括7大领域,即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2、在传统基建已几乎没有空间的情况下,新基建承载着基建几乎全部的想象空间。

3、但若按照当前的规划来看,新基建对基建的拉动作用可能寥寥,预计今年新基建领域投资规模约1.39万亿元,同比增长在5.7%左右,对整体基建的拉动在0.4-0.5个百分点。

4、我们的具体测算如下:

1)5G基建:根据工信部规划,推算2025年底我国5G基站需力争达到约370万个。截至2021年底,我国基站数量约143万个,缺口227万个。按照平均每个5G基站造价40万进行估算,2022-2025年我国的5G建设可拉动投资9080亿元;假设每年的投资力度相同,则2022年拉动投资约2300亿元;

2)特高压:2022年我国的特高压项目核准提速,规划的项目有望全部核准,未来四年特高压建设规模空前。根据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部分地区电网公司的规划,我们估算“十四五”期间全国口径的特高压投资额约4500亿元,2022年约1125亿元;

3)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额同比增长峰值出现在2017年,后逐年递减;2020年实现总投资6286亿元,同比增长5.5%,估算2022年增速约3.5%;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现平稳,根据我国高铁投产新线情况以及高铁单位建造成本粗略估计,预计2022年城际高速铁路投资额约2000亿元;

4)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21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93.6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34.0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增量59.7万台;中国充电联盟预测2022年新增公共充电桩54.3万台,新增随车配建充电桩190万台,由此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的投资规模约276亿元;

5)人工智能:假如人工智能产业的增长偏稳的话,预计2022年其产业收入规模同比增速约25%,对应规模为2544亿元,按照产业资本性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8%计算,2022 年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额约204亿元;

6)大数据中心: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在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带动下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22年我国IDC业务市场规模约3200亿元,同比增长29%。参考行业上市公司资本性开支占营收的比重,预计2022年IDC业务投资规模约260亿元;

7)工业互联网:若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增长稳定的话,2022年其产业规模将超过11100亿元,同比增速约10%;按照平均资本型开支占营业收入的比重8%计算,预计2022年工业互联网投资规模约890亿元。

5、在新基建各个方向上,增速可能超过25%的是充电桩、大数据、特高压和AI,但遗憾的是,这些方向的增长虽快,但占新基建的比例实在不高,对新基建整体的拉动作用有限。

6、照此来看,我们可以对基建放心,但可能不能对基建给予重望,毕竟基建中真正有像样增速的领域的盘子太小,这和PPP项目给基建的启示是一致的。

7、今年的新基建领域投资,可能alpha的意义更大一些,在各个领域中,若按增长速度排序的话,从高到低依次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5G基建。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经济复苏超预期

一、 新基建的概念提出与时代背景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解读,新型基础设施(以下简称“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主要包括3个方面: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与创新基础设施,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涉及诸多产业链。

回顾新基建的政策历史,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明确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新基建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务院工作报告》中,报告强调要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次年,《2020年国务院工作报告》对新基建内容进行了更加清晰地阐述,即加强“两新一重”建设,要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在2021年人大会议上,更是将其列入十四五规划中。至此,新基建已全面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

同时,各部门、各级政府为落实新基建工作,多次做出政策指导。2021年9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11月工信部再次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四川、湖北、江苏等多省印发《“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二、新基建投资空间测算

我们分别从“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充电桩、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 7 个领域估算“新基建”投资规模。

1)5G

2021年11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规划“十四五”时期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力争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26个,实现城市和乡镇全面覆盖。截至2021年底,我国总人口14.126亿,考虑到我国人口虽增速显著放缓但仍处于小幅正增长阶段,推算2025年底5G基站需力争达到约370万个。截至2021年底,我国基站数量约143万个,缺口227万个。按照平均每个5G基站造价40万进行估算,2022-2025年我国的5G建设可拉动投资9080亿元;假设2022-2025年每年的投资力度相同,则每年拉动投资约2300亿元。

2)特高压

特高压是指电压等级在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和损耗低等技术优势,一般用在西电东输等超远距离输送的电压渠道。我国的资源禀赋与电力消费呈现逆向分布:中西部地区的发电量大于用电量,而东部沿海等高耗电地区的发电量不足以满足自身需求。突出的电力供需矛盾使得特高压电网的建设显得愈发重要。

2022年我国的特高压项目核准提速,规划的项目有望全部核准,未来四年特高压建设规模空前。根据《中国能源报》的报道,“十四五”期间,国网规划建设特高压线路“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3.4亿千伏安,总投资3800亿元;其中2022年计划开工“10交3直”共13条特高压线路。“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合2.23万亿元),南方电网计划投资6700亿元,算上这两大电网巨头以及部分地区电网公司,我们估算“十四五”期间全国口径的特高压投资额约4500亿元,假设2022年占比为25%的话,则2022年我国特高压项目投资额约1125亿元。

3)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额在2015-2020年连续6年增长,2020年实现总投资6286亿元,同比增长5.49%;同比增长峰值出现在2017年,达到23.78%,后逐年递减。以此趋势,我们估算2021年、2022年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4.5%与3.5%,即2021年、2022年分别完成6570亿元、6800亿元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额。

国铁集团工作会议披露,2021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9亿元,投产新线4208公里,其中高铁2168公里;2022年,计划将投产新线33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1400公里以上。近几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现平稳,根据我国高铁投产新线情况以及高铁单位建造成本粗略估计,预测我国2022年城际高速铁路投资额大约为2000亿元。综上,2022年城际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总投资约为8800亿元。

4)新能源充电桩

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261.7万台,同比增加70.1%。2021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93.6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34.0万台,同比上涨89.9%;随车配建充电桩激增,增量达59.7万台,同比上升323.9%。中国充电联盟预测2022年新增公共充电桩54.3万台,其中公共交流充电桩24.4万台,公共直流充电桩29.9万台,新增190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按照直流充电桩每台8万,交流充电桩每台0.8万元,随车配建充电桩每台0.3万元的价格估算,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的投资规模约为276亿元。

5)人工智能

国务院参事石勇提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从产业规模来看,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606.9亿元,同比增长24.43%;估算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2035.6亿元,增长率为26.68%。假设2022年产业规模同比增速为25%,则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2544亿元。参考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预计人工智能产业的资本性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8%,则2022 年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额将在204亿元左右。

6)大数据中心

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E级和10E级超级计算中心。根据工信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计划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60%以上,总算力超过200 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10%。

中国IDC圈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在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带动下仍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达到1562.5亿元,同比增长27.2%。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22年我国IDC业务市场规模约3200亿元,同比增长29%。参考行业上市公司资本性开支占营收的比重,我们预计2022年IDC业务投资规模约260亿元。

7)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它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通过对人、机、物全面连接,变革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工信部年初制定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确立了未来三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目标。到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融合应用成效进一步彰显,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健全,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21》, 2020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达到 9164.8 亿元,同比增长10.4%,以此增速推断,2022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11100亿元。参考行业上市公司年报,平均资本型开支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8%左右;假设该比例不变,估算2022年工业互联网投资规模约890亿元。

综合上述7个领域的测算,我们认为新基建2022年全年投资规模将在13855亿元。

三、新基建对短期经济拉动作用有限

2020年起,受新冠疫情的剧烈冲击,我国GDP增速出现明显下降。至今疫情已出现2年有余,但其影响仍在持续,航运、餐饮、旅游等多个行业仍处于低谷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将新基建作为一种逆周期调节工具,大力推进其布局与发展,希望其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根据测算,预计2022年新基建总投资规模约为1.39万亿元,同比增速约5.7%。同时在2022年度宏观经济预测报告中,我们预计2022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速约4.7%,对应18.12万亿,则新基建的投资额占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约7.6%,占比不高;考虑到2022年新基建的投资增速在个位数附近,其对整体基建投资增速的拉动作用在0.4-0.5个百分点,影响有限。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