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渐退,山东枣庄处处掀起项目建设的热潮,力争实现首季开门红。在人民控股集团山东智能制造产业园有限公司内,智能化钣金柔性加工线正在紧锣密鼓地调试、安装中,不久就能正式投产。
在数控折弯工位上,韩志民正和同事们忙着生产调试。“还得再让厂家进行一下精密调试。”韩志民一边擦汗,一边对旁边的同事说,“这可是智能化钣金柔性加工线,咱刚接触得用心点。”
“数字化程度高。”人民控股集团山东智能制造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君道出这条智能化钣金柔性加工线的特点,利用机器人对接钣金3D数据库,借助先进的MES生产解决方案,进行无人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生产全流程高精度闭环控制。
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指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
事实上,工业消费需求的转变正在倒逼企业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创新型智能化生产模式成为越来越多制造企业的选择。柔性、快速反应的供应链也正在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
穿过宽阔的厂房,一条168米长的“大家伙”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智能化钣金柔性加工线。厂房内,记者看到了数冲单元、激光切割单元、激光焊接单元等多个智能化操作工位。
“这个机器人手臂能实现自动取料、自动加工,切割过程中刀具还能自动切换。”说完,刘君拍了拍KUKA机器人手臂。通过计算机辅助、机器人控制、机器人工作路径、机器人操作和实时补偿调整,缩短了加工周期,减少了原材料浪费,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按照传统生产模式,生产高压成套开关柜人工用时需要2-3个小时,而如今在智能化钣金柔性加工线上只需要10分钟,生产效率提高近20倍。同时,产品均标配企业自主研发的传感器、雷达抗干扰安全芯片等,随时随地互联互通,可远程控制、远程诊断、远程运维,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如今,人民控股集团山东智能制造产业园有限公司一门心思地瞄上了“智造”。
“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制造,不仅是因为生产资料、人力成本的提高,更多的是行业发展的倒逼。”同时身兼人民电器集团总工程师、人民技术研究院院长的刘君是个“技术控”,随着“互联网+”给供应链管理带来的巨大变革,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方式正持续深入地影响着制造业。眼下人民控股集团山东智能制造产业园有限公司正在准备申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就连生产车间的窗户设置都有技术含量,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光线。”刘君说。
车间内,几个工人在KUKA机器人生产工位前,研究设备操作说明书。“除了安装调试的工人外,像壳体装配、一次接线、后期检测等岗位工人也都在集中学习。”车间负责人介绍,“目前,车间已实现单机正常生产,MES生产系统正在调试中。柔性加工线上的工人需要掌握不少专业知识呢。”
人民控股集团山东智能制造产业园有限公司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培养工人。“以后我们的工人都得是业内‘金领’,去了别的企业就能当技术骨干。”说着,刘君笑了。
占地一千亩的产业园,投资30亿元,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被列为“山东省重大项目”,设计年生产成套电气设备2万台(套),主要研发、生产高低压电器及成套设备、智能电器、智能电网远程控制系统设备和充气柜、固体绝缘环网柜等产品。
随着生产设备调试的不断完善,产业园投产近在眼前。“这必将加速推动枣庄市制造业向智能制造、高端制造迈进。”刘君告诉记者,该项目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1.5亿元,带动就业3000人,同时,高强钢轻量化车轮项目将与东风集团、重汽集团、江淮汽车等知名车企在新能源电动车、工程机械车制造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