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个“小目标”:到2025年,100个三级医院!

近期,重庆市印发了《重庆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事业规划》)和《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体系规划》)。

3月2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邹乐  摄

发布人:

王   卫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何丽芳  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

一句话,看发布会重点

到2025年,全市建成三级医院100个,创建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5个,建设市级区域医疗中心4—6个、市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10—15个——王卫

“十四五”期间,川渝两地将实施电子健康卡互认、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工作——何丽芳

王卫介绍相关情况 邹乐 摄

主要内容

《事业规划》分为三大板块,共12章节46小节,设置了1个指标专栏和6个重大项目专栏。

《事业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基本实现健康公平。

《体系规划》由三个板块构成,共10章45小节。设置了1个指标专栏和12个重大项目专栏。

《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质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动全市居民健康水平居于全国的前列。

主要特点

坚持高站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在全国卫生健康发展中找准重庆定位,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中找准卫生健康工作定位。

聚焦高质量。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和高质量医疗体系。到2025年,全市建成三级医院100家,创建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5个,建设市级区域医疗中心4—6个、市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10—15个。建成一批“美丽医院”和“智慧医院”。

视频:布·视觉/邹乐

突出大健康。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围绕“1355”工作路径,以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主题,以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主线,关注婴幼儿、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推动实现卫生健康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改革再深化。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在推进医共体“三通”建设上求突破,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扩大试点范围和权限。推动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强化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建立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持续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问答精选

“十三五”期间

重庆市卫生健康做了哪些工作?

王卫介绍,“十三五”时期,重庆市围绕“363”工作路径,善抓机遇、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实现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深化三项改革

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结束60多年“以药补医”历史;

②深化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深入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全面两孩政策积极效应持续显现,全市累计出生164.65万人,其中二孩占40.89%;

③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两证合一”政策,清理编制并动态调整行政权责清单。这是我们的三项改革。

聚焦六大任务

①聚焦健康环境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市—区域—区县”三级疾控体系;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区13个、国家卫生乡镇55个;

②聚焦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全面优化医疗服务供给,新增三甲医院8家,建设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新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20个;

③聚焦人才科技创新。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新增国家级人才30余名;

④聚焦信息化建设。建成“卫生健康云”的基础体系,市—区(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了全覆盖;

⑤聚焦中医药发展。重庆中医药学院开工建设,建成了国家中医疾病防治基地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实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3个;

⑥聚焦民生关爱。固化了医改便民惠民措施12条,建成“美丽医院”45家、“智慧医院”44家。

着力三个强化

强化党的建设、强化法治建设、强化宣传引领。

“十三五”卫生健康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15岁,婴儿死亡率下降至2.92‰,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9.52/10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01%,各项健康指标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

“十四五”期间

如何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建设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

何丽芳介绍,“十四五”期间,将紧紧围绕“两中心两地”的发展定位,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构建区域卫生健康事务协同治理体系,打造川渝健康圈,为两地群众共同富裕贡献卫生健康力量。

何丽芳介绍相关情况 邹乐 摄

①推进区域医疗协同服务

探索组建医联体或专科联盟,推进跨地区医师多点执业。建立远程数字化医疗协作系统,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实施电子健康卡互认、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在两地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的诊疗信息平台、远程会诊系统,推进两地“智慧医院”共建共享。

推进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重点研究室、重点学(专)科、中医专科联盟建设,推动两地中医医院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

②推动区域公共卫生协同服务

建立职业病防治沟通协调机制,对跨区域流动职业病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协作,共同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建立跨区域基层卫生政策互通机制,探索建设跨区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交流合作平台。建立跨区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交流机制和基层医务人员培养机制。

③建设川渝毗邻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示范区

加快推进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川渝高竹新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川渝两地毗邻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为川渝毗邻地区进一步缩小与“两核”差距提供支撑。

“十四五”期间

我市如何夯实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何丽芳介绍,“十四五”是我市老龄化加速发展时期,老年健康服务需求加大,我市将着力打造完善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①要健全老年健康服务网络。建设以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老年病医院为引领,各级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为支撑,各类接续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等为基础的“全链条”老年健康服务三级网络。同时要加强老年专科建设。

②强化老年健康工作举措。大力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深化“医”“养”资源有效衔接,动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结成联盟,促进协同发展。大力开展安宁疗护和老年人心理关爱活动,不断完善老年健康基本公卫服务。

③提升老年健康素养水平。持续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组织医学专家围绕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开展老年健康知识科普宣传。组织开展“敬老月”、老年健康宣传周等系列活动,面向全社会深入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和老年健康核心信息宣传。

我市有哪些举措

推动“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要求落地?

王卫介绍,在“十四五”期间,将通过三个方面举措,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强化医疗服务高端引领

进一步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部分市级高水平医院,共同创建创伤、神经、呼吸等专业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做好“十四五”时期新设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创建准备工作。

构建“两专”体系,实现“一区两群”均衡性布局

①分梯次打造呼吸、重症和肿瘤等“国家、市级、区县”三级临床重点专科。到2025年,新增25个左右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市级重点专科100个、区县级重点专科100个。

②针对健康危害大、专科联合诊疗要求高的疾病,建设以市级诊疗中心为龙头、区域诊疗中心为骨架的专病诊疗中心,提高对重点疾病救治能力。到2025年,建成20个病种50个左右诊疗中心。

③以医疗技术发展和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支撑市内高水平医院建设,推动疑难重症救治、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综合管理等能力取得突破。到2025年,在“一区两群”部署4—6个区域高水平医院。

加强医疗服务建设,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

①深入推进“千县工程”,重点加强城口、彭水等16家县医院“6大中心”建设,补齐县级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到2025年,力争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②大力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协作网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③对黔江、巫山等14个区县实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利用5年的时间,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服务水平的差距,建强分级诊疗体系的县域龙头,到2025年,满足县域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④将持续开展巡回医疗、卫生下乡和“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多举措促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