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江浩然: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银行贷款审批机制

【财眼观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江浩然: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银行贷款审批机制

中新经纬3月2日电 (魏薇)“由于中小微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偏低,和大型企业相比面临的生存压力较大。”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603106)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将建议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优化银行贷款审批机制,以此破解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 来源:受访者提供

持续完善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机制

江浩然告诉中新经纬,今年的提案也是基于过去几年调研内容的跟进与延伸,“在调研的过程中,企业与金融机构均对贷款审批提出了问题与建议,大家认为国家给了很多的政策,但是实施起来却各有各的难处,问题仍然存在。”

结合近两年调研内容,他将目光转向如何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优化银行贷款审批机制。

在提案中,江浩然建议,首先,持续完善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机制,引导风控体系升级。建议由银保监会牵头成立银行贷款审批机制改革小组,引导金融机构以“重主体、强数据”的模式,强化金融机构与司法、社保、工商、税务及水电气等数据资源融合应用,加大对于企业经营状况的实时掌握,减少对传统手段的依赖,通过精准的企业画像动态评估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偿还状态和能力,通过政策的引导,使金融机构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比例实现通过智能风控手段快速审批2000万元以下贷款。

其次,明确企业数据使用规范,强化数据管理能力。数据具备动态属性,建议由监管部门牵头,明确金融机构用于风险管控的数据使用规范,指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于经营数据的归集与识别,充分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加强对企业定点、高频交易数据的监控,有效甄别高风险交易,提高金融业务风险识别和处置的准确性。

最后,加强对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机制升级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出台专项政策、匹配专项资金,加大对银行自动化、线上化、智能化贷款审批机制升级的支持力度,推动“重主体、强数据”风控模式尽快落地。尤其是加大对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利用基层触达的优势,动态评估小额、分散的企业需求,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持续关注数据安全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江浩然提交了一份《加强数据要素整合,畅通数据共享通道》的提案,也提出了加快开展对数据采集及数据使用等方面的立法协商,尽快启动立法工作等。

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江浩然称,这些让他看到了数字经济更好更稳的发展趋势。

在他看来,作为一种快速且动态发展的行业,虽然“二选一”的垄断现象减少了,个人信息安全的保障提高了,但随着技术的不断“精进”,一些新的手段、甚至是“老把戏”重新包装再次“登台”,还是会扰乱行业创新、健康发展。

以“大数据杀熟”现象为例,江浩然提到,仍有企业在算法的加持下,通过“文字游戏”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此类事件的投诉依旧屡见不鲜,但由于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处于相对劣势的一方,且金额相对不高,消费者便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给违规企业有了“钻空子”的机会。

江浩然建议,在不断加快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推行定向监管模式,整合不同领域碎片化的数字案例及治理规则,进一步明确平台企业的主体责任与义务,针对多次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对违规行为处罚,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行业良性运行。

同时,江浩然还关注到大型企业在占领市场过程中出现的垄断和数据安全等风险。他表示,在政府部门加强垄断等行为监管后,数字经济平台公司的管理正趋向于公平化与合理化。“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大企业基于业务拆分、重组后各自专注于某一领域,但企业间仍有关联的现象,此类行为仍有变相垄断嫌疑,需要我们持续关注。”

此外,江浩然指出,数据安全类风险,如数据滥用、算法歧视等依旧存在,尤其是对消费类的网站和APP的监管,需要进一步提高警惕。(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李显杰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