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解读

日前,市政府印发《绵阳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实现绵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

进入“十四五”,绵阳和全国同步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绵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气有哪些?规划有哪些亮点?将有哪些举措?对此,记者采访了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对《规划》进行解读。

绵阳农业农村现代化“施工图”

两核

建设生猪种业核心、建设现代农作物种业核心

三带

打造沿涪江优质蔬菜产业带、沿S418-G108-S209北部优质粮油产业带、沿G245南部优质粮油产业带

六片

聚焦盐三北部优质粮油+生猪种养循环示范片、涪城麦冬产业示范片、梓潼蜜柚产业示范片、北川平武茶叶产业示范片、北川平武厚朴产业示范片、盐亭优质水产示范片

十业多园

围绕粮油、蔬菜、中药材、蚕桑、茶叶、林果、藤椒、畜禽、水产、种业等10大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多个现代农业园区。

看时势

以发展实效、外部机遇看绵阳底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未来可期

绵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气何在?

“基础不错,态势良好。”谈及五年目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踌躇满志,“我们专门用一个章节来研判时势,分析绵阳农业农村发展成效的基础和成效。”

《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63.91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62%。2020年全市粮食播面602.26万亩,油菜籽播面、产量总产量稳居全省第一;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65.58%,位居全省第二。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载体,现代农业园区梯次推进体系基本形成,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52个。

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显著增强。在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生态循环农业成效明显、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全市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9.34%。2019年,绵阳提前一年实现全域脱贫目标。

“在奋力发展的同时,绵阳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比较优势也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机遇。”在该负责人看来,这些机遇有的来自于国家战略、省上规划进一步落实落地,有的来自绵阳农业农村内生动力。

国家层面,“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一系列政策、改革和发展红利将持续释放。

省上层面,省委、省政府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加快构建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为我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绵阳自身,科技城建设为农业科技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保障。不止如此,此前一系列农业农村改革红利也正不断释放。例如,两项改革“前半篇”任务基本完成,为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壮大经营主体、加速产业集聚提供了有力支撑。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绵阳“三农”发展可谓赢在起跑线。

看路径

认清形势,绵阳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落子?《规划》清晰擘画“施工图”。

《规划》明确,当前,绵阳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还存在稳产保供压力较大等问题,同时,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强、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等短板也制约着农业农村发展。

针对于此,《规划》提出通过布局“两核、三带、六片、十业、多园”,以标准化、专用化、集约化、优质化为主攻方向,加快优化“6+10”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具体来说,我市将建设生猪种业核心、建设现代农作物种业核心,打造沿涪江优质蔬菜产业带、沿S418-G108-S209北部优质粮油产业带、沿G245南部优质粮油产业带,聚焦盐三北部优质粮油+生猪种养循环示范片、涪城麦冬产业示范片、梓潼蜜柚产业示范片、北川平武茶叶产业示范片、北川平武厚朴产业示范片、盐亭优质水产示范片,围绕粮油、蔬菜、中药材、蚕桑、茶叶、林果、藤椒、畜禽、水产、种业等10大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多个现代农业园区。

路径清晰,一切说到底是为了抓牢“米袋子”,实现“富口袋”。

根据《规划》,绵阳将按照“两核、三带、六片、十业、多园”布局,建设国家优质高产高效粮油保障基地,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提高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同时,通过推进全国种业强市建设、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带动提升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规划》还罗列了实施“两核、三带、六片、十业、多园”的“规划布局列表”,分类归纳了重点产业对应的空间布局;制定了“十四五现代农业空间布局规划图”,具体何处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布局一目了然。

以产业布局破发展短板,“两核、三带、六片、十业、多园”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看决心

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方向,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全面振兴

值得一提的是,与之前提出较多的农业现代化相比,《规划》提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得到拓展,内容更加丰富。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包括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促进农民富裕富足,简单而言即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与农业现代化相比,农村现代化在某些环节相对滞后,需要加快推进或优先发展,相对而言要将农村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该负责人说。

《规划》第六、七、八、九重点关注农村现代化问题,聚焦推进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树立文明乡风,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分别提出了符合绵阳发展实际的举措。

以乡村建设为例,《规划》提出加快推进乡村规划建设,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提升农民收入水平,《规划》提出要支持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完善保障农民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

该负责人表示,推进乡村建设的一系列举措有助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在改善农村居住和生活环境等同时,也有助于我市部分农村人口回流。

此外,《规划》还专列一章提出“十四五”要做好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等。

看底线

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主动作为守住环境“红线”

如何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进而成为最终建设成果?

“激发活力、注入动力、守住底线。”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规划》给出了各种保障举措,包括加强监测考评、法治保障与筑牢环境“红线”等。

监测考评催生奋发动力。依据《规划》,绵阳将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把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等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加强考核结果运用。

法治保障将汇聚更大的发展正力量。《规划》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改善执法条件,建设执法信息化平台和指挥中心,充分发挥法治在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绵阳农业部门主动作为。

兼顾农业现代化和低碳发展的难点在哪?《规划》明确,各项措施实施后,社会、生态、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将会面临诸多挑战。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在推进过程中将实施减缓种植业环境影响的措施、缓解养殖业环境影响的措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林草资源开发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对重要环境敏感区域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等。

可以看出,守住环境“红线”,是今后五年绵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修课”。

“这是以往涉农规划中没有的新内容。”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最大程度减轻不利环境影响。

(记者 李灵越)


政策文件:《绵阳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