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电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比2020年提高6.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6%。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27.4%,总量达到了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
制造业产业结构加快升级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12年到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31.4万亿元。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工信部统计显示,我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9.6%,比2020年提高6.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4.3%,比上年提高3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8.2%;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7.5%,分别比2020年和2019年提升3个和0.9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提升。重点产业链保持安全稳定,光伏、风电、船舶等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集装箱产量同比增长110.6%,芯片产量同比增长33.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7.7%,两年平均增速为8.3%,为近几年较高水平。我国工业产品出口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世界工业经济恢复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重大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天问一号”任务实现火星探测“绕、着、巡”,“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接续成功发射,“海斗一号”全海深潜器打破多项世界纪录,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新型显示、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力支撑了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太阳能(000591)电池同比分别增长44.9%和42.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同比增长了1.6倍。
制造业产业结构加快升级。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2.9%,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8.6%、45%。在持续恢复增长的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6%。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作用增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步伐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4700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00多家。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我国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累计建成开通5G 基站超过142.5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到5.2亿户。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集群发展取得新进展,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2012年的24.6%提高到2021年的55.3%,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由48.8%提高到74.7%,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
肖亚庆指出,为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筑牢经济“压舱石”,工信部将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等政策。此外,还将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同时修订完善汽车燃料消耗量和
新能源汽车双积分管理制度。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新阶段,预计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后续,工信部将充分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支持政策。抓紧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做好与补贴退坡的有效衔接,稳定市场预期。工信部将组织编制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为行业企业提供指导帮助。
二是支持创新突破。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安全、低温适应等性能,加快5G、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开发更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休闲娱乐、生活服务、自动驾驶等功能,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质量和驾乘体验,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获得感。
三是促进市场拓展。工信部将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着力提升城市物流配送、出租、环卫等车辆电动化水平。针对老百姓(603883)反映集中的老旧小区、高速公路“充电难”问题,工信部将会同有关方面一道,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信息共享、统一结算,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便捷性。
四是强化资源保障。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五是加强安全监管。要坚持底线思维,统筹提升功能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保障能力。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标准,提升动力电池热失控报警和安全防护水平。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让广大消费者能够更放心地使用。
汽车芯片供应短缺已逐步缓解
近年来,汽车行业缺芯问题备受舆论关注。辛国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已逐步缓解,预计汽车芯片供应形势还会持续向好。
辛国斌表示,工信部一直高度关注这项工作,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应对举措。牵头组建了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加强整车、零部件和芯片企业之间的供需对接;实施汽车《公告》管理便企服务措施,促进替代产品装车应用;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汽车芯片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以这些手段措施来提升芯片供给能力,努力维护汽车行业平稳运行。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汽车芯片保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表现在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汽车月度产销量出现了恢复向好态势。2021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汽车产销连续三年的下滑态势,这个成绩还是来之不易的。今年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42.2万辆和2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1.4%和0.9%。应该说汽车行业今年开局还是比较平稳的。
从重点汽车企业监测情况看,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虽然已在逐步缓解,但相对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和排产计划来看,目前仍然还有一定的缺口。考虑到全球主要芯片企业已经加大了车规级芯片的生产供应,新建产能也将于今年陆续释放,国内部分芯片产品供给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预计汽车芯片供应形势还会持续向好。
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多措并举维护汽车工业的稳定运行,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供需对接,要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搭建汽车芯片在线供需对接平台,畅通芯片产供信息渠道,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机制。
二是加大生产协同。引导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合理排产、互帮互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缺芯影响。芯片的配置效率也是很重要的,有一些企业产品适销对路,芯片短缺影响比较大;有一些企业的产品没有得到消费者认可,所以即使拿到了一些芯片,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没有人愿意买,就会对整个产业造成一种资源错配。
三是提升芯片供给能力。进一步支持整车、零部件、芯片企业协同创新,稳妥有序提升国内芯片生产供给能力。同时,我们的应用测试评价体系还存在短板,这方面今年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汽车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我们必须坚持全球化发展方向,推动跨国芯片企业增加中国市场供给,加大本地化生产布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