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闫晓寒 卢晓 北京报道
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3月7日,《华夏时报》记者从360公司方面获悉,今年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的提案聚焦应对2022数字安全元年新挑战。他今年向全国两会提交了包括建议将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将数字安全纳入新基建;建议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空间碰撞测试”长效机制;建议建立中国自主开源生态;建议帮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在内的四份提案。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今年是周鸿祎第五次参会履职。作为中国网络安全头部企业创始人,他今年的两会提案重点关注了网络及数字安全议题。3月7日,周鸿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网络威胁不断升级,是数字安全元年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和挑战。”
聚焦数字安全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数字化的程度越高,安全挑战也就越大。
以此为背景,周鸿祎在今年两会建议,将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打造覆盖所有数字化场景的数字安全防范应急体系,包括应对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以及云安全、数据安全、供应链安全等挑战。同时,他建议国家把数字安全纳入新基建,各地数字化建设之初便将安全考虑在内,并互联互通,调集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数字安全体系建设,真正提升国家的数字安全能力。
近年以来,网络攻击已经从虚拟世界影响到了现实世界,小毛贼、小黑客已经成为历史,以国家级黑客组织为代表的高级别专业力量入场,关键基础设施、城市、大型企业成为网络攻击的首选目标,数据成为新的攻击对象。
周鸿祎表示,我国数字安全投入占比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低,发达国家仅网络安全占整体IT的投入占比已达10%,而国内尚不足1%。
“产业数字化已经深入各行各业,安全风险遍布所有数字化场景。互联网发展进入下半场,主题是产业互联网,主角是政府和传统企业。”周鸿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就在今年1月,360公司宣布全面转型数字安全公司。周鸿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接下来的转型过程中,360公司首先将全面投身产业数字化,服务数字经济发展。“产业数字化将迎来巨大的机遇。对此,360全面投身产业数字化,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例如,安全卫士等互联网业务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安全服务和SaaS化服务,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成本,让大安全没有短板;政企安全集团要面向企业提供数字安全能力体系,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他认为,整个安全行业在向数字安全转型升级过程中,应瞄准产业数字化新场景,同步规划建设行业数字安全体系,保障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此外安全行业还要面向新型数字技术和应用场景,研究建设前瞻性的数字安全平台体系。
护航智能汽车产业发展
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迅猛,车联网作为数字化新场景,面临巨大的安全挑战。据360车联网安全实验室统计,国内25家车企的53款在售智能网联汽车中,360公司共计发现漏洞1600余个,其中,云端漏洞1000余个,可导致攻击者远程批量控制该品牌所有的智能网联汽车;车端漏洞600余个,可导致近距离非接触式控制汽车,如开关车门、启动引擎等。
对此,周鸿祎建议借鉴汽车物理碰撞测试的手段,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空间碰撞测试”长效机制,强制要求在我国销售的智能网联汽车通过“数字空间碰撞测试”。
他在建议中具体提出,建议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空间碰撞测试”机制和相关标准,保障汽车出厂安全和持续检测;建议规范汽车安全漏洞的上报行为,不得恶意炒作和违规披露。同时,他还建议汽车行业尽快搭建一套以汽车安全大脑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态势感知体系,帮助监管部门和车企实现汽车安全实时全程“可见、可控、可管”,确保上路的智能网联汽车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360公司从2014年起就开始关注汽车网络安全,成立了专门的汽车安全研究团队,并且与10多家车企建立了汽车安全联合实验室。
周鸿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交汇地带,本质上是“软件定义汽车”。汽车网络安全不仅在于车身网络,还包括车云网络、车数网络、车联网络、车企网络等多方面安全,任何一个网络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汽车被攻击甚至物理损毁。
他表示,现在360公司通过投资哪吒汽车,正在深度研究围绕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解决方案。“360是哪吒的股东,大家不是简单的商业关系,是合作造车的关系。造车过程中,360会以哪吒作为样板,把我们的安全能力在哪吒各个车型上得到验证,得到深入的体现。当时机成熟之后,我们的安全技术也可以输出给其他网联车的厂商,全面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周鸿祎还认为,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车联网安全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爆发。网安行业很多公司开始加大在车联网安全方面的投入,安全是一件专业性强、门槛较高的行业,因此车企与安全厂商之间必将是一种深度合作的关系。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