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煤神马帘子布发展公司,工艺先进的尼龙66复捻帘子线生产线有序运转。本报资料图片
“你知道这高档内衣的原材料是什么吗?就是最常见的煤。”2月25日,在位于平顶山市的中国尼龙城产品展厅内,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一块煤的神奇变化。
何止是高档服装,其实高铁、汽车、航空航天、船用绳缆以及民用高端领域都有煤的影子。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一块煤从最初的燃料到被加工成工业丝、民用丝、特种尼龙等尼龙产品,最后变成旅行背包、航空降落伞、轮胎等,实现从原材料到产品再到终端消费品的华丽变身。
走进平煤神马帘子布发展公司,一根只有1/3头发丝细、却能承重12公斤的丝线引起记者注意。“这就是我们用尼龙66生产出的工业丝,做成帘子布后,供下游企业生产轮胎的骨架材料。”帘子布公司总工程师李新介绍,由于主要生产半钢子午线用改性尼龙66帘子布、特种用胎等差异化高端帘子布,世界排名前十的轮胎企业如米其林、倍耐力等,都是其战略合作伙伴,出口产品比例更是达60%。
如何从煤到帘子布?创新是最好的答案。正是坚定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大在关键共性技术、原创性技术、“卡脖子”难题等方面攻关力度,平煤神马集团通过补链强链延链,打通了从煤到尼龙的关键环节,构建起了煤—焦炭—焦炉煤气—己二酸(己内酰胺)—尼龙66(尼龙6)等完整产业链。
而同样位于中国尼龙城的平煤神马尼龙科技公司,则是帘子布的上游产业链。高耸的反应塔源源不断地把氢气和苯转化为己二酸和己内酰胺,成为帘子布的原料,经过拉丝、捻线、纺布、浸胶,变成一卷卷帘子布,随后销往世界各地。
特别是生产尼龙66的关键原料己二腈技术的突破,平煤神马集团补齐了尼龙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去年10月,随着该集团年产20万吨己二腈项目一期开工建设,尼龙产业发展也将驶入快车道。
作为平顶山市另一大资源的岩盐,从联合盐化公司到河南聚碳材料公司,也实现着从原材料盐到产品烧碱再到消费品聚碳酸酯(PC)的蝶变。从盐到工程塑料PC,不仅是每吨产品从300元到3万元的附加值提升,更见证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无论是从煤到尼龙,还是从盐到PC,这都是平顶山这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缩影,由最初的卖资源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延伸。
平顶山素有“中原煤仓”之称,可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何破解转型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了必答题。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依煤而起、因煤而兴的平顶山和平煤神马集团充分发挥基础原料优势,围绕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大主导产业,通过科技攻关,以补链促强链、带延链,不仅加快了转型升级,还重构了产业体系。也正是在新赛道上谋划培育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该市从资源依赖型、粗放式、低端化发展方式中走出来,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转型发展打造了新的后发优势、竞争优势。本报记者 张建新 薛迎辉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冰珂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