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公司 ID:lianhuacaijing
编者按:
国际原油“破百”、欧亚燃气紧缺、国内动力煤价格中枢再攀千元大关……经历了2021年全球能源荒,2022年伊始,能源问题依旧牵动人心,蝉联资本市场热词榜。
然而,在国际能源价格持续高涨的呼声中,国内保障民生、增产稳价的消息也不绝于耳。2022年经济稳增长的大方向下,我国能源市场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阶段性供需关系依然复杂。
新一年国内外能源市场将面临哪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我国能源稳价的政策效力能否最终显现?在“双碳”背景下,国内能源结构调整的进展和市场影响又是如何?
近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实探一线煤矿、石化企业,并多方沟通行业上市公司与专业分析机构,以期提前洞悉市场格局,把脉能源价格动向。
2020年国际油价跌至负值的消息“言犹在耳”,然而农历虎年春节过后,伴随又一轮持续上行,国际油价当前已直逼每桶百元的近年高点。与此同时,近一个月以来,国内液化天然气(LNG)市场价格也几乎实现翻番。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决定了当前国内石油、天然气能源依然大量依赖进口。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近日实地探访石化企业,采访行业权威分析人士了解到,在我国加大对油气能源保供的系列举措下,过去一年国内能源价格整体维持平稳。但在国际地缘政治风险等事件影响下,能源供应端不确定因素仍存,短期全球范围“能源荒”或难缓解。
国际原油价格迎来近年高点
位于北京市西南部的房山区,有着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镇),同时这里也有着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绿色石化城。1970年,燕山石化在这里正式成立,成为我国第一个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燕山石化供图
从北京东三环附近驱车1个半小时左右,便来到了北京市房山区猫耳山脚下的燕山石化所在地。公司首席专家宋以常告诉记者,作为中国石化旗下唯一在京炼化企业,目前燕山石化原油加工量1000万吨/年,年产京标汽油约270万吨,约占北京市场需求量的70%;拥有300万吨/年航煤生产能力,年产航煤最多超过190万吨,主要供应首都机场,在首都油品保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燕山石化生产厂区
近年来油价大幅起落,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无不影响深远。
经历了2020年的“负油价”,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高歌猛进,震荡上涨,创下近年新高。2021年WTI年度总体涨幅达55.39%,布伦特原油涨幅在50.65%。而受地缘政治因素推动,2021年农历春节前后,国际原油价格再度出现显著上行,刷新2014年以来高点。2月22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更是冲高至每桶97美元以上。而据普氏能源资讯(S&P Global Platts)的数据,2月16日即期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Dated Brent)已触及每桶100.8美元。
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吕建中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供需关系是决定国际油价走势的基本面和主要因素。随着全球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好转,世界经济开启复苏模式,石油、天然气等刚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但是,近年来全球原油生产受OPEC+产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资源出口国规模性控减投资和产能,甚至人为制造市场稀缺,造成原油供应阶段性短缺,能源生产跟不上能源消费,从而推高了市场价格。多年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全球原油市场供需关系都是处于脆弱平衡状态。
“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过程中,油气领域投资严重下滑,这种结构性问题也可以视为全球发展新能源过程经历的一种阵痛。应当看到,原油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然起着压舱石的作用。此外,疫情之后,欧美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宽松政策,导致多国货币大放水,必然出现通货膨胀,从而催生大宗商品原油价格上行。最后,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也会影响原油市场价格预期,甚至导致市场恐慌。”吕建中进一步分析称。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对e公司记者表示,近期原油价格上涨主要受短期因素影响,美、欧等经济体遭遇极寒天气推动能源需求,国际地缘局势升温引发市场对能源供给担忧,OPEC+增产动力也偏温和。另外,传统能源资本开支不理想,以及市场预期疫情对全球需求抑制减弱等也对原油价格构成影响。
春节后国内LNG价格暴涨
“每公斤气超过6元货车就要赔钱了,年前气价最高都要到12元,你说亏不亏。”谈及自家货车的成本问题,河南司机师傅孙兴称,把燃油车改成燃气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燃气成本更低,但天然气价格近几年波动太频繁,高位时并没有燃油车划算。春节过后LNG价格上行,加之地方相关政策要求,他已经好长时间没开工了。
安徽一家涉及重卡生产的上市公司也表示,天然气价格上涨后,目前燃气和燃油车的运行能源成本价格差距不大,所以近期天然气车辆销售很少。
2021年,“气荒”席卷欧亚多国,在欧洲气价暴涨的局势下,我国液化天然气(LNG)价格整体呈现了平稳走势。不过虎年春节过后,国内天然气市场却出现异常价格上行。
生意社分析师佟贺介绍,据监测,2月21日国内液化天然气均价为7500元/吨,多地突破8千元关口,较上周一均价5383.33元/吨价格上涨2116元/吨,涨幅为39.32%,较节前均价3866.67元/吨已近乎翻番,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58.62%。
卓创分析师国建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春节过后全国多地再度迎来冷空气侵袭,气温低于预期,造成城燃补库需求提升,同时节后下游复工积极,工业用气也有增长,良相叠加下,部分地区出现了供应紧张的情况。虽然近期国内LNG价格较此前有了明显上涨,但在冬季旺季,这一价格对比前几年并不算高位。“2021年由于市场供应环境不错,往年冬天天然气包括‘压非保民’等举措均未出现。这波LNG涨势主要是短时间内资源调配的问题。当前本身就处于冬季末端,估计高价维持不会太久。”他说。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占明曾发表过多篇能源经济领域的学术著作。他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称,春节过后,国际天然气价格并没有反映出相同的趋势,国内液化天然气大涨反映的是春节因素导致国内市场的供需变化,主要是春节期间液化天然气厂停工导致的供应减少和春节过后企业的用气补气需求增加。
他还告诉记者,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2021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达3670亿立方米,而国内天然气产量只有2060亿立方米,进口依存度达到约44%。
“虽然近年我国国内天然气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但消费量增长更为迅速,国内供需失衡持续扩大,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海外天然气的紧张必然对我国天然气的保供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我国居民天然气是属于优先保障供应的,但其价格不能根据进口天然气的价格来调整,因此在海外天然气价格高企的时候会导致企业亏损供气,从而降低供应积极性。”陈占明说。
蓝焰控股作为国内煤层气行业龙头企业,在行业具有一定代表性。日前,全国人大代表,蓝焰控股总经理田永东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国虽然是天然气进口大国,气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但得益于国家一系列正确有效的措施,国内市场价格尤其是居民用气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尽管天然气价格有所上调,但上调幅度有限,海外天然气市场急剧变化并未影响我国天然气市场的稳定运行。
能源成本高企下游成本承压
被称为大宗商品之王原油,是化工行业的重要上游材料。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近年来的大幅波动,无疑显著影响下游化工等商品价格走势和企业盈利水平。
据生意社数据,2021年在天然气等成本带动下,国内尿素价格达到3108.33元/吨,创近十年来新高,年内最大振幅达69.55%。而受到原油成本助推及行业自身减产影响,2021年国内PTA现货市场也呈现上行态势,年内最高价达到5543元/吨,较年初3592元/吨的低点涨幅超54%。
2022年农历春节前后,国际原油价格再度大幅上行,下游相关产品价格也走出阶段性波动行情。
由于原油成本上行刺激市场看好2022年需求前景,MTBE价格年初一度大涨,生意社数据显示,在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7日间,MTBE自5716元/吨大幅上涨至6270元/吨,周内价格涨幅9.69%,同比上涨44.69%。
同样受春节假期原油价格冲高影响,甲醇期货主力一度涨至近3000元/吨关口,并通过基差及区域套利带动港口纸现货和内地现货,同时,国内PTA市场也迎来了“开门红”行情。
“苯、丙烯等少部分产品上游涉及原油,确实近一年来成本高企,但商品价格也上涨明显,基本可以覆盖掉成本涨幅,目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企业盈利情况还不错。”华鲁恒升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近年来受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影响,下游化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也经历高低起伏。2020年3月后,国际原油价格一度暴跌,国内乙二醇价格跌至不足3000元/吨,创下近十年新低。彼时华鲁恒升上述人士就坦言,乙二醇国际上都是以石油法为主,原油价格低位时,国内煤制乙二醇企业产品价格处于劣势,生产亏损情况十分明显。“原油价格上涨拉动了化工大宗商品价格,对企业来说也算是好事。”他说。
不过,银河证券研报分析,原油成本占石油化工行业企业营业成本的40%-70%左右,因此油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在高油价水平下,下游石油化工行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产品无法实现成本的向下转移,企业盈利能力承压。
“如果今年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涨,那么能源高价对下游利润的挤压可能还是会加剧。”对于原油等能源涨价对下游企业的影响,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认为,2022年1月份的社融数据虽然增长非常快,但中长期贷款占比不高,增长不明显,这说明企业在亏损情况下,扩大投资再生产方面可能还是有疑虑的。
从行业角度看,能源价格上涨是把双刃剑,但整体弊大于利成为业内共识。
陈占明认为,油价大涨有利于上游资源勘探开发,对国产原油产量和储量发现有利。但我国原油资源自给率低,油价大涨对产业链下游的炼油造成的冲击将更加大,对国营炼厂主要会造成炼油亏损,而对私营炼厂的话,很有可能导致其开工率下降,从而减少我国成品油供应。
而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下,下游行业也不免面临冲击。“居民家庭消费和集中采暖在不出现严重气荒的情况下,通常不受上游天然气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天然气发电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化工及其他制造业等在天然气价格上涨过程中其利润都会受到较大冲击。”陈占明说。
周茂华也认为,原油价格走高将提升部分行业生产成本,过高油价导致物价与生活成本上升,可能推动物价进一走高,拖累需求表现。受高油价影响较为直接的行业包括化肥、化纤、涂料等化工行业;此外交通运输行业成本压力将明显增大,这些行业能源成本占据大头,能源价格上涨可能导致亏损,资产负债表转弱等。
油气行业“增产上储”确保供应
面对近期国际油价再创新高以及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能源“国家队”在保供上产方面多措并举发挥关键作用。
宋以常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近期国际原油价格高挺,成品油生产成本攀升;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趋于好转,成品油市场需求增大。在此背景下,燕山石化制定了多条确保北京地区油品供应的举措。
燕山石化的举措可以视为中国石化集团在能源保供领域的一个缩影。中国石化方面对记者表示,中国石化坚决扛稳扛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核心职责,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页岩油气大突破,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协同发展,实现油气大发现、储量产量全面增长。去年获十大油气勘探发现成果,全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1.67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2681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七年行动计划年度目标任务。当前,中国石化正全力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加快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目前已建成加氢站74座、充换电站1295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1048座。
燕山石化供图
而中国海油集团相关人士也回复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称,2021年中海油成功探获垦利10-2等4个大中型油气田,“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也成功投产,油气供应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国内原油生产同比增长322万吨,天然气同比增长27亿方,其中原油连续两年占全国总增量的80%左右,积极组织落实了采暖季268亿方保供资源,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2022年中海油预计将有13个新项目投产,资本支出将在900-1000亿元,实现净产量目标为600百万桶-610百万桶游当量、钻探海上勘探井227口、13个新项目投产等,为保障国家能源储量和安全共享出更大的力量。
“基于我国对能源‘保供’的重视,未来会以满足国内生活生产为核心,实现稳定供应。”卓创分析师赵渤文称,2022年煤油气的供应或呈现以稳定和确保供应充足为主,原油和天然气仍然维持“增产上储”的目标推进,增加国产油气的勘探开采和供应。
吕建中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在70%以上,作为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受到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影响在所难免。同时,我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国内供需平衡调节的能力较强,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等能源央企在增储上产、产运销储协调联动以及稳定能源价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吕建中看来,近年来,我国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已有大量社会资本涌入。但是,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引导资本有序进入。“因为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而能源属于战略性资源,带有明显的公益性,资本的大量无序介入容易引起对市场和政策的误导。所以,研究制定能源政策不能受资本市场左右,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吕建中提醒。
谈及我国在油气市场保供能力方面或将面临的挑战,陈占明直言,一是进口依赖程度持续提高,供应稳定性受制于人;二是储气调峰能力弱、管道储运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三是价格体制制约储气能力建设及高气价条件下企业供气积极性。
他建议,首先应当加强天然气产供能力建设,包括丰富海外天然气多主体多元供应、加强国内天然气开发、扩大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建设力度等。其次是深化天然气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包括继续稳妥推进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天然气市场监督机制等。最后是要开展天然气保障供应机制的建设,包括需要构建合理的天然气供需预警机制和晚上天然气保供应急管理体系。
全球“能源荒”短期或持续
全球能源荒依然持续的背景下,我国油气市场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国内市场价格又将如何波动?
吕建中认为,未来国际原油市场有望延续高位宽幅震荡的价格走势。“国际原油市场未来走势取决于全球能源投资和供给,原油市场的需求侧基本上是可以预期的,而供给侧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包括石油供给侧投资恢复的趋势,产量是否可以稳定增长等。一般而言,油气价格上涨会带来一些油气生产国的加大投资,但是如果局部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也会进一步地加大油价的波动。”
“在一般基准情景下,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并不支持原油价格进一步大幅走升;随着短期因素影响减弱,发达经济体大规模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全球经济将逐步回归长期趋势;并且,持续走高的油价早已超出实体经济普遍承受范围,不可持续。”周茂华则认为,综合考虑全球疫情影响减弱,发达经济体大规模刺激政策退出,全球经济逐步向长期水平回归,预计原油价格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随着短期影响减弱,原油价格将逐步回归基本面。
在陈占明看来,预测上半年油气市场会保持继续震荡上行的态势,下半年则受到多方产量上升的影响,价格稳定后逐渐回归。如果俄乌局势进一步恶化甚至发生战争,可能出现短期的快速爬升,而回落的速度取决于局势的发展。
“与前三次能源危机供应断裂不同,2021年内出现的全球范围能源短缺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的气候反思引起的相关政策调整,进而导致了投资结构的变化。从宏观层面看,大宗商品市场2022年将进入一个较为长期的‘磨顶’过程,”赵渤文认为,大宗商品价格将在当前位置持续较长的震荡,才会出现一个顺畅的下行。2022年的价格重心或将较2021年有所下降。但考虑到能源转型的“阵痛期”远未结束,风光电等新能源的布局仍不成熟,能源短缺或将成为一个频繁出现的短期命题。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21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7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7%,近五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4.2%,高于我国天然气生产量的上涨速度,天然气市场将保持较高的需求缺口,且供需两端的缺口在短期内难以平衡。”田永东认为,天然气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可能继续上涨,这也将影响着我国天然气价格。未来几年,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国内天然气企业势必会进一步加大上游勘探开发力度,提升天然气产量,弥补我国天然气需求缺口。
程小勇也认为,2022年国际能源紧缺的情况短期不易缓解。“目前OPEC+产能难以提升,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矛盾还在影响原油市场。此外我们担心,目前整个资本市场对于大宗商品市场投机的风头仍存,或还会刺激商品价格出现大涨。”他表示,具体到我国来看,由于国内富煤贫油的资源禀赋,煤炭产能整体可控,所以价格在保供政策下有望被维持在合理区间。但我国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比较高,价格仍将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双碳”目标下 能源行业迎发展契机
尽管在今年市场供需失衡的背景下,能源行业业绩攀升,产品供不应求情况显现,但在采访中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感受到,我国推进“双碳”目标达成的背景下,能源企业绿色生产理念贯穿始终,行业也面临转型发展的契机。
距离燕山石化厂区大概3公里处,是生态宜人的燕山石化牛口峪湿地公园,这里空气清新、水面好似明镜,尤其是在近期雪后显得格外美丽,而这也可以视为燕山石化践行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于1972年投用的牛口峪水库,占地1.4平方公里,相应汇水面积80万平方米,水源来自于燕山地区处理达标后的工业和生活废水。2017年6月,燕山石化对园内约8万平方米的氧化塘进行全方位改造及修复升级,“公司在北京市率先实践‘达标排放的工业污水处理+湿地自然生态修复系统’的生态型工业污水综合净化方案,为生物提供独特庇护。在湿地各池塘种植具有高净化能力,对COD、氨氮等污染物能有效去除的植物。”
在服务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方面,燕山石化也是主力军——冬奥会主火炬及赛场氢能客运车的用氢任务主要由燕山石化攻关完成。
燕山石化首席专家、新能源办公室主任李军良对记者表示,作为中国石化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战略合作项目,燕山石化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完成了氢气新能源装置建设。该装置设计规模为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产出可以满足燃料电池所用氢气,纯度达99.999%。
而这也成为了燕山石化从传统石油炼化加工企业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的新契机。在公司氢能源产业规划方面,李军良透露,未来燕山石化将全力推进氢能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开展1万标立/小时氢气提纯设施建设,持续拓宽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完成中国石化开发的兆瓦级PEM电解水试验设施建设与运行;大力推动乌兰察布和张家口绿电、绿氢进入燕山石化等,为中国石化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作出贡献。
三大传统能源中,天然气碳排放量低于煤炭、石油,是低碳清洁能源的代表,也是能源转型过渡期的重要抓手。煤层气作为天然气的战略补充,对调整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开发煤层气符合我国“富煤贫油少气”能源禀赋特征的发展战略。
“国际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推动了煤层气价格的增长,表面显现的是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但深层次上对推动上游煤层气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蓝焰控股总经理田永东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煤层气开发投资大、风险高、效益低。随着价格的增长,企业有了一定的盈利,盈利情况向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项目投资风险,煤层气开发企业的投资意愿就随之增强。据相关数据,2021年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完成投资97亿元,创历史新高,煤层气产量较上年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田永东表示,从安全效益上讲,开发煤层气可以有效减少煤层瓦斯含量,对降低煤矿瓦斯事故,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从环保效益上讲,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可减少碳排放。煤层中的瓦斯(甲烷)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每利用1亿立方米的甲烷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截止2021年底,蓝焰控股所属蓝焰煤层气公司已累计抽采煤层气90多亿立方米,碳减排效果显著。
“我国多数区域的煤层渗透性差,单井产量低,开发难度大,煤层气开采成本较高、企业盈利能力较差,虽然有政府的补贴,但从整体来看,投入产出仍比较差,进而阻碍我国煤层气行业的快速发展。”田永东认为,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为煤层气发展带来利好优势。一方面在“双碳”目标牵引下,政府将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支持低碳清洁能源发展,产业政策和营商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碳交易市场作为促进碳减排的金融措施,将在“双碳”目标的实现中扮演重要作用,有望改变煤层气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提升煤层气产业的盈利水平。
责编:杨喻程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