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社“十四五”1+11规划体系激活“满盘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在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规划先行,既是蓝图指引,也是行动决心。目前,市人力社保局按照“以规划对接规划、以规划细化规划、以规划引领发展”的工作思路,形成1个“主规划”(《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11个“子规划”的人社规划体系。百姓殷殷期待的领域,是重庆人社事业改革的切入点;社会广泛关注的领域,是未来人社事业改革的着力点。这份未来5年人社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新时代人社事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是全市人社系统接续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落子激活“满盘棋”。规划的可贵,在于既有立足当下、求真务实的具体实践,更有着眼未来、润物无声的前行探索。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重庆人社部门将心系民生冷暖、主动加压奋进。

一项“主规划”

擘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蓝图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于2021年10月正式印发,对重庆如何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作出了全方位部署。

《规划》明确了就业、社保、人才、人力资源、收入分配、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区域协同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部署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举措,传达出未来5年的诸多信号。

到“十四五”末: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全市城乡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00万人、750万人、610万人。

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230万人、450万人。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年营业收入达千亿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达3500家,从业人员达3.5万人,年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人数500万人次。

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7%以上。

一项项崭新的目标数据为我市人社部门“十四五”发力稳就业、促创业、聚人才指明方向。

11项“子规划”

延伸拓展 走深走实

市人力社保局介绍,“子规划”涉及就业、社保、人才、劳动关系、公共服务5大业务领域以及干部队伍建设领域的11项规划,于2021年底起开始陆续出台。

“子规划”作为主规划的延伸和拓展,统筹按照前期研究、起草编制、征求意见、衔接论证、审批发布等程序有序推进,在目标、任务和项目上与主规划保持总体一致,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更加具体、更加细化的目标任务,为指导人社特定领域发展、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具体来看,就业领域有4项,分别涉及促进就业、鲁渝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工作;人才领域有3项,分别涉及技工教育、人才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社保、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块以及干部队伍建设各有1项。

来看看这些“子规划”包含的满满干货——

《重庆市“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专门设立了“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专栏和“巴渝工匠2025”专栏,确立了2个方面6项具体工作,将推动建立75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22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并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左右。

《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六大重点任务,以及政策体系打造计划、管理机制优化计划等22个子计划。创新提出引导大型企业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主要任务,推动形成重庆市创新发展模式,提升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实力。

《重庆市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深化社保领域各项改革创新为主线,紧扣全民参保、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5大领域,细化设置了7项具体指标,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子规划”凸显三大特点

首创性全面性专业性成为实施保障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1项“子规划”的编制还突出了3个特点。

一是突出首创性。《鲁渝劳务协作“十四五”规划》《重庆市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市农民工工作“十四五”规划》《重庆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十四五”规划》分别为各自领域的全国首发规划。

二是突出全面性。“子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了市委、市政府对人社工作的工作要求,全面覆盖了人社业务领域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对工作开展、基础保障、队伍建设等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如:聚焦推进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就业促进规划结合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就业需求提出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社会保险规划紧扣全民参保、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等5大领域细化目标任务,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聚焦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人力资源服务业规划提出通过实施名优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提质、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平台建设、领军人才培养、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六大计划,推动建设西部人力资源服务高地,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尤其是结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出开启人力资源市场数字化转型计划。

三是突出专业性。广泛征集各领域专家的意见建议,让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汇聚各方智慧力量、谋划新阶段人社事业发展新蓝图的过程。其中:农民工、信息化等规划充分借智借力,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开展规划编制,如:农民工规划采取与中国劳动学会专家合作的模式,共同编制“十四五”时期农民工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信息化、劳动关系、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等规划采取“结对编制”的模式,与市内相关领域高校合作,共同搭建规划的思路系统,并借鉴经济发达省市、西部地区省市、西南兄弟省市的做法,形成具体举措。

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1+11人社规划体系,字字句句见分量。展望“十四五”,蓝图业已绘就。在新的历史征程中,重庆人社必将继续冲锋在前、抗责在肩,将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链接

提出12项工程促进就业创业

这份规划让就业更公平更充分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重庆“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了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等6项主要目标,设置了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技能人才队伍发展3大类14项具体指标。特别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年底去向落实率、技能人才总量、高技能人才总量、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项主要指标,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规划》还提出实施12项工程促进就业创业,即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人员支持保障工程、区域就业承载力提高工程、“渝创渝新”创业促进就业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劳务品牌创建及乡村振兴就业增收工程、“就在山城”就业扶持工程、“巴渝工匠”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智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强基提力”就业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同频共振”就业创业协同发展工程。

未来工匠这样培养

这份规划关注构建技能型社会建设

技工是制造业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孕育技师、革新能手、大国工匠的摇篮。为给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重庆市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出台。

该规划的重点任务结合我市实际设置了思想铸魂、提质培优、功能扩展、技教赋能、固本强基等5个计划19条工作任务,聚焦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规划还有不少创新之处:结合我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优化技工教育结构布局;在“深化教研教改”部分,提出设立技工教育教学教研专门机构的设想,旨在加强我市技工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在“强化就业创业服务”部分,明确了技工院校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有关待遇;在“实施技教赋能计划”部分,增加了“推广世赛成果”“强化合作交流”等内容。

关注农民工方方面面

重庆市首次为农民工工作专门制定五年规划

《重庆市农民工工作“十四五”规划》不仅是我市首次为农民工工作专门制定五年规划,也让重庆市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制定农民工工作“十四五”规划的省市,将为全市未来5年农民工工作提供重要方向和指引。

该《规划》涵盖了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权益维护、住房、医疗、子女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围绕农民工服务保障的重点领域制定了4项重点行动计划,即农民工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智能+技能”型农民工培育行动计划、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行动计划、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行动计划。

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规模

这份规划为形成新支柱产业护航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日前,我市印发《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规模,推动形成支柱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人力资源要素保障

具体怎么做?《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制定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配套政策,打造包括行业准入、服务标准、人才培养、资源配置、行业监管等全方位的政策体系。为打造可引领带动的人力资源服务龙头企业,《规划》还提出加大对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先进理念模式的引进,充分激励本土企业走出重庆,推动形成“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良好发展趋势,做强龙头企业,提升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实力。

《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机构总数达到3500家,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人数达到500万人次。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