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风渐起,热度飙升。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氢能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快能源转型的关键,近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布局氢能产业,一系列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家层面共出台氢能相关政策超30项,涉及氢能技术研究、氢能制储运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以及氢能工业多元利用等多个氢能细分领域,政策覆盖面和内容复杂度都前所未有。中央政策大力推动的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目前,我国已有30个省份、158个城市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提及氢能发展,有57个城市出台地方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利好政策的持续发酵,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有望迎来加速期。
2022年2月4日启幕的北京冬奥会,更是成为氢能源应用展示的重要窗口。比如,冬奥会期间,有816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参与赛事交通服务保障,这是截至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从冬奥会到正式商用,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氢能发展前景尤为值得期待。
氢能中国氢能联盟组织编写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显示,当前,我国氢气产能约每年4100万吨,产量约3342万吨,是世界第一产氢国。该白皮书预测,到2050年,氢能在交通运输、储能、工业、建筑等领域广泛使用,氢气年需求量将提升至6000万吨,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达10%,产业产值达到12万亿元。在千帆竞发的氢能赛道上,诺曼艾索集团(NEA)已悄然走在前列。诺曼艾索集团(NEA)管理合伙人Stefanie Peters凭借在压缩机技术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被任命为德国氢能源委员会委员,为德国提供氢能方面的专业建议。Stefanie Peters介绍称,作为活塞式及隔膜式压缩机的先进制造商,NEA集团的产品在氢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被广泛应用于绿色氢气的生产与应用环节中。为了进一步拓展氢能业务范围,NEA集团于2020 年将 HYTRON Energy & Gas 公司纳入公司集团中,新的产品组合涵盖了能够生产绿氢的PEM电解槽和AEM电解槽。“我们现在可以提供从生产到压缩再到应用的氢产业链的全套解决方案。”
Stefanie Peters,诺曼艾索集团(NEA)管理合伙人兼德国氢能源委员会委员
图片来源: 诺曼艾索集团(NEA)
据了解,诺曼艾索集团(NEA)于1830年在德国亚琛成立,目前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如今有1230名员工正工作于其在德国和美国的6个生产工厂以及21家工程和服务公司。
Stefanie Peters表示,“我们的使命是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也符合我们的公司历史和经营理念。NEA集团是一家家族企业,我们也始终贯彻家族理念,也就是说,我们以企业家的身份负责任地经营公司,以保障员工及其家人的未来发展。当得知员工的第三代或第四代家庭成员仍在我们身边并为公司创造价值时,我总是感到非常喜悦。”
80多年来,NEA集团一直致力于发展针对工业气体和氢气的压缩技术,从那时起就有约70%的压缩机被用于氢气的压缩。甚至在2015年巴黎气候会议为脱碳设定具有约束力的目标以及氢技术成为政治议程的重要议题之前,NEA集团就已是氢领域里的专家。
Stefanie Peters认为,脱碳推动能源系统向可再生能源方向转换。只有不断完善Power-to-Gas(电转气)的基础设施,从而创建高效的方案来解决氢的储存、运输和应用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的潜力。NEA集团的解决方案覆盖了Power-to-Gas(电转气)基础建设的方方面面,使用NEA集团的电解槽,可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然后使用NEA集团的压缩机可将氢气压缩至适合运输及应用的压力范围,在应用层面,NEA集团活跃于氢能运输领域,为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提供加氢站设备以及燃料电池系统,从而提高系统里程数。
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Stefanie Peters认为,这对NEA集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而言都是好消息。这一承诺意味着中国将更加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Power-to-Gas(电转气)基础建设和氢技术的发展。
Stefanie Peters认为,中国“十四五”规划中描述的“现代能源体系”为绿氢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将绿氢的生产与现有的可再生能源相互关联。在中国南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风电与核电的同时,西部和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来推动水电站的建设,而中国北部地区同样享有良好的地理条件来发展太阳能和风能。因此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分布式生产。
Stefanie Peters看来,中国现在需要一个高效能的电解产业以充分利用“现代能源体系”的潜力并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绿氢。她认为,中国电解系统的布局和德国应是相似的,分布式生产是一个明智的解决方案,因为可再生电力的生产分散在全国各地。因此,中国应不断推动扩大电解行业的分布式市场。
在过去的几年中,NEA集团已经从产品和系统供应商发展成为解决方案供应商。在Power-to-Gas(电转气)业务中,仅仅交付单个设备是不够的。相反,它需要可行性研究、项目和方案开发以及氢价值链中各个单元的设计和优化。 NEA 集团现在可以通过其高度专业化的团队提供完整的项目方案。例如,NEA GREEN 专门从事咨询业务,并可以落实方案以及提供Power-to-Gas(电转气)的设备与可再生能源的对接方案。此外,NEA 集团设计的Power-to-Gas(电转气)系统针对每种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化,并适应了各自的边界条件。比方说,Power-to-Gas(电转气)系统由压缩机、电解槽和多个储罐组成,NEA 集团将使所有组件得到最佳匹配,实现一个可靠且高效的电解-压缩集成系统。
据悉,NEA 集团正计划在广东省推广Power-to-Gas(电转气)设备,以展示氢经济的相关技术。NEA 集团将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佛山落地。通过使用 PEM 电解槽(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并通过活塞或隔膜式压缩机,将绿氢压缩至不同应用场景(氢能轿车、大巴等)所需的压力范围。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只有通过跨地域的合作才能应对。 这也是我们从2021年7月开始与佛山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初衷。”NEA集团管理合伙人 Stefanie Peters介绍称。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广东-亚琛绿色能源中心将在NEA集团的牵头下于2022年底建成。 该中心的目标是在广东省将研发的脱碳技术转化到工业和场景应用。 作为氢能源全产业链(从生产到压缩、存储到应用)解决方案的供应商,NEA集团会以最佳的方式贡献其专业知识。
Stefanie Peters表示,“从长远来看,希望能够通过我们在中国的解决方案为中国的经济脱碳做出积极贡献,从而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 中国能源网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