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国化工公司科思创(Covestro)可能会在其上海工厂部署可持续来源的氢气,这是该公司在全球第一家使用绿色氢的工厂,有望使其实现脱碳目标。
科思创上个月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每年从Fortescue Future Industries(FFI)采购10万吨绿色氢,这将使其每年减少9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
这家总部位于德国勒沃库森的公司报告称,2020年,该公司排放了545万吨温室气体。此前,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排放在2005年的水平上削减50%。科思创预计将在下个月公布最新的气候目标。
科思创(Covestro)中国的媒体和公关经理Richard Fu评论道:
“作为循环经济愿景的一部分,科思创致力于向使用可再生材料和气候中性的生产过程过渡。”
“从长远来看,我们的目标是用零碳足迹的替代品完全取代我们生产链中的灰色氢和灰色氨。我们希望中国上海的综合生产基地成为全球第一个受益于绿色氢气运输的科思创基地。”
他补充说,来自FFI的绿色原料将替代科思创目前从外部获取的大部分灰色氢和灰色氨。
绿色氢是科思创“循环经济”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致力于完全过渡到无化石替代原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并开发更多的塑料回收工艺。
科思创(Covestro)生产中间化学材料,如聚碳酸酯,用于制造水桶。该公司还生产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和MDI(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这些产品用于制造床垫和绝缘材料等产品中的泡沫材料。
氢和氨是生产TDI和MDI的关键前体
从FFI到科思创(Covestro)的绿色氢交付预计将在三个潜在地点——亚洲、北美和欧洲——最早可能在2024年开始。
Richard Fu表示,FFI在20多个国家开展绿色氢燃料项目,而科思创与FFI的合作并不是独家。
科思创在上海漕泾化工园区的11家工厂构成了该公司全球最大的综合生产基地。
自2001年以来,对该工厂投资已超过35亿欧元(40亿美元),是中国汽车和建材行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商。
中国目前是其最大的市场,2020年占到科思创(Covestro)收入的21%。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的绿色氢(利用可再生能源将水分解成氢和氧)产能在过去五年中翻了一番,达到了300MW。
正在开发的项目可能会在2030年将这一数字提高到54GW,而另外35GW的装机容量正处在早期开发中。
如果所有这些项目都能实现,到2030年,全球的绿色氢供应——除了用作化学原料之外,它还是一种清洁的燃料——每年将超过800万吨。
FFI是铁矿石生产商Fortescue Metals Group旗下的子公司,其目标是到2030年每年能够供应1500万吨绿色氢。该公司已经宣布了可能在约旦和澳大利亚建设的项目。
高盛(Goldman Sachs)的预测比国际能源署更为乐观。该公司在一份报告中称,随着全球30多个国家氢战略和路线图的推出,到2030年,清洁氢装机容量有可能比2020年增加400倍,达到130GW。
大和资本市场(Daiwa Capital Markets)上个月的一份报告援引中国国有能源巨头中石化(Sinopec)的估计称,在中国,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绿色氢的成本可能会从2020年的每公斤27.2元人民币(4.3美元)降至2030年的每公斤19.9元人民币。
(素材来自:Covestro 全球氢能网、新能源网综合)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