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部加装电梯,因何装到楼的背面?

新年伊始,安顺路322号、326号加装电梯拔地而起,不仅给这幢老式公房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让生活在此的老年居民感受到“幸福养老”的喜悦。然而在这两部电梯的背后,是虹桥街道、伊犁居民区与楼内居民齐心协力冲破重重困难的决心和坚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确认建设红线,拆除违法建筑

毗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安顺小区,建于1995年,原是研究所的职工用房。安顺路322326号为单元楼相连的建筑体,里面居住了40户居民,几乎全是退休职工,年龄超过80岁以上的居民比比皆是。楼内老龄化严重,加梯的需求因而也更为迫切。

201910月,322326号楼同步启动加装电梯筹备工作,但接二连三的规划建设难题,如层峦叠嶂的山峰横亘在居民面前。

原来,因为是临街居民楼,322326号的大门面朝安顺路,而且1楼为商铺。根据加装电梯建设方的第一稿方案,居民从正门进入后,需要登上8级台阶才能乘坐电梯。在规划审批过程中,专家否定了这个方案。

“因为临街范围属于市政道路,占用道路红线,此外即使满足加装条件,居民还要走8级台阶才能乘坐电梯,所以,专家建议从楼栋背后开设加梯出入口。”伊犁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季华解释道。

然而,现实情况是,居民楼后面连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居民楼就像街区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之间的一道围墙。那么居民楼的范围红线在哪里?可否满足加装条件?一切,无从得知。

为此,居委会将问题反映给了街道,由街道出面协调,从城市建设档案馆调取该房屋历史建设图纸,再由区相关部门确定红线范围,为勘测是否满足加装电梯条件提供数据支撑。

“确定可以实施加梯建设后,街道协同居委会、居民代表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沟通,从居民的迫切加梯需求出发,希望在规划红线允许的条件下,实现社区居民的加梯梦。”季华说道。经过多次艰难沟通,才最终征得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同意。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新的问题出现了。322号楼毗邻上海生物制药研究所内的一处违法建筑。如果要实现在居民楼后方开设新的楼道出入口,不仅需要在322号楼东侧、街区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之间的围墙处新开一处小区出入口,还要拆除违法建筑以便居民通行。

那么,拆除这处违法建筑该由谁来主导?费用又该由谁来承担?本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衷,消除居民在费用方面的后顾之忧,街道没有丝毫犹疑,主动提出:“加装电梯是民心工程,街道大力支持居民改善民生,为了不再增加居民们的经济负担,一切由我们来办。”

“这句话给居民吃了定心丸,也让我们在重重困难面前看到了加梯的希望。”街道帮助居民加装电梯的决心深深触动了322号楼加装电梯牵头人杨克勤。“此后没多久,街道便安排大件垃圾清运车来拆除违法建筑,整整清运了100吨,效率非常高。”

不仅如此,考虑到未来居民和研究所双方的居住、办公安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也积极发挥企业责任,在小区红线上建起了围栏。

“从寻找建筑图纸到确定建设红线,再到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沟通协调,如果没有居民区、街道出面解决,仅依靠我们居民自己的力量,几乎是不可能的。”326号加梯牵头人赵猛补充道。

加装电梯后将迎来精品小区建设

在解决加梯基础条件的同时,居民区的加装电梯意见征询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于居民楼底楼为商铺,大大减少了加梯自治小组沟通协调的难度,然而这也并非意味着意见征询工作能够一帆风顺。

“楼内一户居民,以加梯破坏房屋结构为由,坚决拒绝加装电梯。于是,我们和居委会干部隔三差五到居民家中做思想工作,由于居民的空闲时间都集中在晚上7点之后,所以我们的居委干部放弃自己的下班休息时间,从晚上7点半开始和居民沟通,一谈就是2个小时。”杨克勤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居委会还邀请街道、加梯建设公司、物业、居民代表召开协调会,对建设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一一解答居民的疑问和顾虑。

“协调会反响很好,很多持观望态度的居民在会后都纷纷举手同意。我们楼内80岁的老邻居松口同意,居住在2楼的小年轻也支持加装电梯。”杨克勤说道。

如今,看着安静运行的电梯,杨克勤不由感慨,“我们老人最害怕的,其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腿脚不便,整日被困在家中,渐渐和社会脱节。现在有了电梯,可以随时走动,感受暖暖的阳光,看生活的日新月异,乐享晚年。”

据了解,今年,安顺小区还将启动精品小区建设,届时,原本违章搭建的地方将建成公共活动空间,不仅改善小区的环境面貌,也让居民切实感受自身生活品质的提升。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