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蓝皮书发布:警惕部分社区盲目购置高价智能回收设备

1月14日,由中国城市报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单位共同发布了《健康城市蓝皮书: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1)》(下称《报告》)。《报告》指出,从2020年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至今,居民“三率”(知晓率、参与率和准确投放率)大幅提升,“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也会出现一些隐忧,需要提前关注。”

《健康城市蓝皮书: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1)》发布会现场。

《报告》提醒,北京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经济性隐忧。垃圾分类这一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硬件设施设备,耗费巨大。《报告》称,小部分街道尚且停留在传统的处理阶段,硬件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一些街道的硬件配置如洗手、洗桶、排污、监控等便利性措施需要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末端处理能力韧性不足,例如北京的阿苏卫、南宫等堆肥厂处理工艺是按照混合垃圾筛下物设计的,进场原料调整为厨余垃圾后,需要进行深度的技术改造和综合提升。

《报告》指出,按照2025年前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的指标要求,仍需加快设施建设步伐,势必需要政府增加投入和补贴;在疫情下减税降费、财政收入下降的大背景下,矛盾凸显。

《报告》特别提到,与垃圾分类专项经费的投入紧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的社区盲目购置昂贵的智能回收设备和设施,陡然增加了垃圾分类的投入。《报告》强调,智能回收设备是“互联网+”与传统垃圾分类方式结合的方式,但是并不等于垃圾分类。需警惕智能回收设备成为一些社区的“形象工程”。另外,过度依赖专业公司推动垃圾分类的现象也要引起警觉。市场化有助于加快垃圾分类进度,降低分类成本,便于监管考核,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取得一些成效,但弱化了政府和居民履行垃圾分类的责任,成为二次分拣代替分类,垃圾分类就处于“政府出钱、居民旁观、企业分类、交差了事”的尴尬境地。

《报告》指出,垃圾分类是一项公益事业,也是一项民生工程。要本着“利旧、节约”的原则,建立与垃圾产生量相匹配的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准确把握垃圾增量与处理设施建设保障的平衡,科学安排处理设施建设进度和区域布局,促进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合理配置。既需要做好配套设施的配比跟进,又需要做好对资金的精细化管理。既要防止运行处理体系“吃不饱”,又要防止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清运不及时,从而削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报告》建议,下一步,北京市在资源配置上应聚焦年轻人、上班族、租住户等重点人群,以及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小门店、小餐饮等重点单位,强化精准宣传和指导、城管执法进社区等有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性的措施,促进居民自主分类。在分类投放基础设施上,在现行分类驿站和固定桶站达标基础上,增设洗手、洗桶、排污、摄像监控等功能,方便日常管理。加快补齐回收点、中转站、分拣中心的设施短板。为了防止徒增垃圾分类成本,建议各街道社区禁止采购豪华设备。要尽快修订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等政策文件,将分类驿站和桶站建设纳入新建居住区配套设施定额标准。

【记者】王诗堃

【作者】 王诗堃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