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主要上市险企2021年12月保费数据发布完毕,寿险累计保费增速总体稳定、产险累计保费全面修复。
平安观点:
寿险业务:截至2021年12月,主要上市险企寿险业务累计原保费收入增速总体保持稳定:人保(3.3%)>太平(3.0%)>新华(2.5%)>国寿(1.2%)>太保(0.6%)>平安(-4.1%);12月单月原保费收入增速各异:太保(41.9%)>新华(20.4%)>太平(0.9%)>国寿(-0.4%)>平安(-5.0%)>人保(-9.8%)。单月保费增速分化主要由于业务策略分化,具体来看:太保、新华、太平着力于2021年收官,以储蓄型产品为主;而国寿、平安、人保已主要备战2022年开门红,以“开门红”短储为主。从2021年总新单来看,太保412亿元(YoY+5.6%)、平安1353亿元(YoY-4.8%)、人保569亿元(YoY-0.9%),其中太保个险新单290亿元(YoY+28.4%)、平安个人业务新单1154亿元(YoY-2.8%),21Q2-21Q4单季度新单整体下滑。总体来看,新单降幅较21H1走阔、结构回调,预计2021年NBV仍将较大幅下滑。2022年“开门红”节奏回归常态,人力、基数、监管等影响较大,预计新单增长承压,度过2月基数高点后,3月保费或有修复。
产险业务:车险保费快速恢复,头部险企具备渠道、定损和定价优势,仍将保持超额承保盈利。截至2021年12月,主要上市险企财险业务累计保费收入增速持续回升:人保(3.8%)>太保(3.4%)>平安(-5.5%)。除太保外,单月原保费收入增速改善显著:人保(30.4%)>平安(14.2%)>太保(7.9%)。21Q4以来,基数效应影响减弱,车险保费大幅扭正带动产险保费增速回升。
货币政策边际宽松,长端利率下滑。截至2022年1月19日,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约2.79%,较上年末下滑46.2bps;750天移动平均线约3.05%,较上年末下移19.8ps。
投资建议:2021年以来,上市险企主动转型,监管趋严规范行业发展,寿险转型处于磨底阶段。近期地产政策边际缓和,但长端利率下行、固收资产配置增加,同时寿险人力、新单与NBV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叠加21年开门红基数较高,负债端短期难见明显改善。长期来看,行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健康险养老险空间巨大,具备配置价值;短期来看,货币政策边际宽松,板块催化因素主要系β属性。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中国太保。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