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2022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洞察报告

原标题:36氪研究院 | 2022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洞察报告

智能网联汽车是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结合,即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装置,运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车与人、路、云等信息共享互换,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在汽车行业大变局中,具备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三大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顺应行业变革趋势,已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之一及各整车厂重点发力方向。

1、发展背景

近年来,为进一步践行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型策略,抢抓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同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顶层产业发展规划、法律法规、路测、商业化应用等在内的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发展战略,并建立起长沙、无锡、天津(西青)、重庆(两江新区)四大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为智能网联汽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图1: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例举)

2、技术路线:车路协同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采取的技术路线为车路协同,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5G等各项技术,连接“智慧的车”与“智慧的路”。“智慧的车”即搭载各类智能软件及硬件设备的自动驾驶车辆;“智慧的路”则指的是在各类路侧设施协助下,辅助自动驾驶车辆进行环境感知与即时通信。车路协同实现的关键在于人、车、路、云四要素的实时数据互通。

人:驾驶员在车载终端OBU、传感器、高精度地图及定位系统等软、硬件设施协助下,可更为精准与高效地判断车辆行驶及交通路况。同时,智能座舱及车载娱乐软件系统的搭载,使得驾驶员与车辆之间的交互更为智能与实时。

车:车辆通过车载硬件对行驶环境进行感知,这是智能网联汽车落地的首要环节。各类车载硬件包括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及毫米波雷达等。雷达与摄像头捕捉、接收与车辆行驶相关的视频、图片及电磁波等信息,叠加控制执行硬件系统,从而判断道路交通实时情况,辅助自动驾驶的实现。

路:路侧通信单元RSU、路侧感知设施如摄像头和雷达、计算控制设施等硬件构成“智慧的路”基础设施。在各硬件协作下,理想的“智慧道路”可集环境感知、实时通信、规划决策、自动修复等功能于一身,通过实时收集车辆行驶及道路交通数据,实现数据动态交互,从而辅助驾驶决策。

云:云控平台是引导智能网联汽车有序运行的“无形大脑”,人、车、路之间的信息交互离不开云控平台的辅助。传感器在收集车辆与路况信息的同时将其上传至云端,借助云控平台云计算及边缘计算功能完成信息交互及决策分析后,再将行驶决策传回车辆。

3、产业生态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可分为基础层、传输层与应用层。

基础层。基础层包括各类车载及路侧软硬件设备和整车装配制造。芯片、传感器、高精度地图、线控底盘、智能座舱配置与软件系统等与车辆结合,使得车辆自主完成定位、感知、决策规划与转向控制等行驶功能,是实现车辆智能化与网联化的基础。

传输层。传输层对车辆行驶及路侧交通信息进行实时整合与交互处理,是引导车路协同的关键。传输层的主流技术包括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与C-V2X,其中C-V2X可较大程度跨越通讯距离障碍,已成为我国首要攻坚的通信技术。

应用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主要分为载人与载物两类。载物类商用智能网联汽车已在仓储、末端物流、环卫、矿区、港口码头等场景下实现部分商业化落地;而载人类乘用智能网联汽车受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的影响,落地难度较大且应用范围有限。

(图2: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4、产业发展前瞻

车路协同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车路协同场景应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从测试验证转向多场景示范应用。各地政府也积极推动产、学、研融合,旨在突破自动驾驶卡脖子关键技术、推动交通数据共享和路测结果互认。长三角、京津冀、湖南城市圈与四川城市圈等均开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共建的探索,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测试示范环境和条件。预计到2025年,部分自动驾驶及有条件自动驾驶级别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突破5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将在限定区域及特定场景内实现商业化应用。

产业跨界融合趋势明显,网状生态构建进行时

不同于传统产业,智能网联汽车具备天然“跨界融合”特质。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金融保险等产业的协作趋势愈发明显,产业之间相互交织的网状产业生态正在形成。特别是在城市交通场景下,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我国已确立16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试点城市,为智能网联汽车全面赋能城市交通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