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本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售352.1万辆,其中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市场占比达到20%。而相比两年前,L2级辅助驾驶的渗透率仅为3.3%。
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脑”支持,即自动驾驶芯片。汽车芯片企业黑芝麻智能先后打造了两大核心IP,推出了华山系列二代4款高性能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并发布了山海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推动自动驾驶产业链相关产品方案的快速产业化落地。
黑芝麻智能已获博世集团旗下博原资本、上汽集团、蔚来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投资。近日,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应用工程副总裁邓堃等,在公司成立5周年之际分享了公司品牌战略、产品及技术。
国内将诞生世界级芯片企业
“自动驾驶已经不只是面向汽车行业本身,更多成为数字化社会发展的基础技术,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系统也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杨宇欣介绍,智能汽车行业创新也转移到以芯片、人工智能技术、新的电子器件架构,电池技术为核心的应用上。
随着电子部分和软件部分占比提高,汽车越来越像一个电子产品,回顾电子产业发展的早期,杨欣宇表示,硬件性能先行是一个通常规律,无论是PC还是手机,都是靠芯片的快速迭代,才能给软件和应用提供支撑。
他表示,自动驾驶已经到了算力角逐的时代,算力成为汽车的一个卖点,特别是旗舰车型、中高端车型,会“预埋”算力,即便很多算力现在用不到,但未来随着功能、性能不断累加,通过OTA升级,将通过算力提供更多智能化功能。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领先,对本土供应链发挥了重要拉动作用,国内也有成长为世界级汽车芯片的企业。”他说。
2025年将成为汽车芯片“分水岭”
伴随着各路资本对智能汽车的看好,“造芯”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对此,杨欣宇分析,汽车芯片仍然是一个蓝海市场,未来竞争会很激烈,而当下最大的挑战不是别人,而是自身。对此,黑芝麻智能将按照“三步走”,芯片出来、客户定点、量产上车。目前,黑芝麻智能处于第二步和第三步之间,重点将是芯片上车量产,“增量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没有那么强,更多是证明自己”。
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
再往后,汽车芯片市场与其他电子行业最大的差别是在于时间窗口。相比消费电子市场或者其他电子市场迭代快,供应商多,一代没赶上,可能半年之后还能有机会重来,而汽车行业,主机厂正在向创业公司等新的供应商打开一扇门,在供应商选择上,能够贴身服务、符合技术迭代的供应商并不多。
“但这个时间窗口只有三到五年,预计在2025年就会关闭。”杨宇欣说,无论新技术如何迭代,汽车行业本身相对“保守”的特性并不会因为从燃油车变成新能源车而改变,当新的供应商体系建立后,就不会有那么多机会给新厂商。
以2025年为限,黑芝麻智能倒推时间表,“我们要在这之前不断证明自己,拿下一个接一个的车厂和车型,让自己变得不可取代”。
同时,芯片上车的速度也在加快。邓堃介绍,芯片开发并不是一家一家地开发,而是按照平台化理念来推进,大部分需求基本是相通的,在此基础上实现定制化。
此外,与国外芯片公司与客户通过一级供应商接触的方式不同,国内芯片厂商是直接与客户一起或联合一级供应商开发,客户的需求可以得到及时反馈。
扩展产品线,实现单车价值量提升
“造芯”的考量远不只是技术,还有商业逻辑。在这一轮缺芯对产业链影响中,比如,汽车芯片出货量远不及消费电子芯片,如何盈利也考验着芯片厂商。
杨宇欣坦言,汽车芯片和消费电子芯片的时间节奏不一样,未来自动驾驶芯片会成为标配,每年是上亿片的量,但供应商并没有那么多,因此毛利可以得到保证。
“车企一旦成为进入到供应商渠道就能保持稳定,而消费电子可能进入后8个月就被踢出来;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车载芯片的供应商,专注自动驾驶产品线,未来我们的商业逻辑将通过不断扩展产品线实现单车价值量不断提升。”他说。
根据测算,传统燃油车一般装载四五百颗芯片,而智能汽车则需要千颗以上,也不是原来简单几十种芯片的复制,杨宇欣说,不断衍生的新芯片需求,给创业公司带来新机会。
邓堃则表示,对国内自主品牌来说,早期研发能力相对比较弱,它们往往是把需求提交到一级供应商层面,而一级供应商给到的是一个“盒子”,而现在,主机厂与芯片企业的交流沟通很深入,研发能力的提升必然带来系统内部的深入研究。可以看到,国内品牌的价格也在逐年突破,从15万元到20万元,一些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甚至将价格提升到了40万-60万区间。
他认为,伴随着车企不断延伸出新的子公司,以前单个企业的采购模式可能会演变成多个企业捆绑采购的模式。对主机厂来说,从供应链整合、供应链安全角度进行考虑,可能会把多个公司作为多个子品牌来运营,但供应链管理合并成一个供应链或将成为主流趋势,这也是为什么主机厂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制造芯片的原因。
“今后,算法和软件公司以一个生态体系形式与主机厂对接,这个趋势将更加明显。”邓堃说。
【记者】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