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数据中心、5G是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也是关系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耗的最关键环节。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在数据中心、5G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全面支撑各行业特别是传统高耗能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等。
以数据中心、5G为核心的新基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近日,华为举办“新基建如何实现绿色发展”主题绿色派活动,探讨行业通过数据中心和5G的科技创新、低碳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新基建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较传统基建减少7.24%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等发布的《新基建综合效益探究——基于绿色与包容性复苏框架的评估分析》报告指出,2020年,新基建投资对经济、就业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与传统基建相比,以数据中心、5G和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基建,在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传统基建减少7.24%。
“数字经济对当前以及未来中国整个GDP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副总裁、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军团中国区CEO胡春池在题为《创新驱动数据中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演讲中引用了公开的第三方数据并指出,对ICT(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投资每增加20%就可驱动GDP 1%左右的增长,ICT在投资效率上是传统产业的投资效率的6.7倍,2020年数据显示,数字经济的增速是传统经济模式增速的大约3倍多。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在《The Enablement Effect》报告指出,在欧洲和北美范围,移动通信技术对社会节能减排的贡献在2019年达到1:10,这意味着移动通信每消耗一度电的同时,降低社会用电达到10度电。GSMA认为,这一数字将在2025年达到1:20。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我国能源转型、能源革命的重要特征是智能化、信息化、能源电气化、电力低碳化。通过大数据把源、网、核、储能以及多能互补联系起来,以5G为代表的先进通信技术在能源互联网当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互联传输,并与先进的储能技术、能源的产销者、虚拟电场等交叉结合,使数据流带动信息流、电力流,有利于创建能源信息共享互继、融合创新的新业态,从而推动能源、电力行业向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转型,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创新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可持续发展
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座,数据中心支撑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但其耗电量问题也备受关注。据测算,2018年计算机、数据中心和网络大约消耗全球电力的10%,其中有源终端和数据中心各消耗30%。
“从国家公开的统计数字来看,整个数据中心用电量是全社会耗电量的1.5%左右。这不到1.5%耗电量的数据中心,支撑了整个占GDP36.2%数字经济规模的发展。”胡春池说,对于数据中心的发展,重点关注“双碳”和“自主可控”战略。“双碳”战略驱动数据中心向更节能、更低碳化的方面发展;2021年底,国家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对“自主可控”有更多要求,同样,对数据中心的自主可控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要求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让数据中心由原来传统的复杂系统,相对比较耗电的系统,变得更绿色、更低碳、更低能耗。二是通过技术创新,使设备真正的自主可控,这也是我们未来面临的主要的挑战和问题,也是主要创新的方向。”胡春池说。
2021年5月26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工信部发布的《国家通信业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2021)》和《国家通信业节能技术产品应用指南与案例(2021)》中,都包括数据中心行业的节能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降低能耗、提升能效,是数据中心节能降碳的关键手段,华为SmartDC低碳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围绕“架构、温控、营维、供电”四大重构,提升数据中心能效,在实际应用中,可将数据中心年均能效比(PUE)降至1.15。正是由于节能和能效提升的表现,该解决方案近日入选国家节能目录。
“我们通过技术创新来构建绿色的移动网络。面向2030年,5G要联接万物的数字化世界,预测到2030年相比2020年,流量会有百倍的提升。基于这样的情况下要避免整个网络的能耗随着流量的线性提升,需要通过端到端、能效的视角去考量这个事情。”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SRAN领域副总裁段浩说,华为提出了绿色网络发展的四大方向,即设备高集成化、站点极简化、网络智能化和全生命周期环保化,构建5G全绿色网络,支撑网络能效百倍提升。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说,绿色化、集约化、智能化将成为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必经之路。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