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蕴藏着中国民族工业发源的悠久历史,苏州河蜿蜒流经普陀,普陀拥有被誉为“半马苏河”的21公里岸线,河岸沿线集聚了诸多工业遗产资源,见证了近代中国百年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久负盛名的“上海制造”也在此逐渐发端。
近期,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经过市有关专家的全面考核检查,位于普陀区的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被正式授予首批“上海工业旅游基地”称号,这也意味着普陀又添了一张沪上文旅发展的新名片。
为响应上海“一江一河”建设,普陀区成立了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由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M50创意园、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造币博物馆和创享塔等联合组成,多方携手,深入推动苏州河沿岸工业旅游资源的持续开发,以满足广大市民游客对沪上旅游的多样化需求。
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内的四家文旅企业多汇聚于普陀区苏州河长寿地段,依托滨河空间和“苏河水岸”的优质资源,串联起了周边的红色景点和公园绿地。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负责人介绍,“这一基地充分发挥苏河步道及苏河驿站的链接作用,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线路——‘苏河时代·民族工业探索之旅’,期望能成为沪上旅游打卡的新名片。”
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游客们伴随“苏河时代·民族工业探索之旅”路线,漫步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将细细探索、慢慢品味苏州河畔民族工业的历史演变,从中感受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感和厚重感。
位于澳门路150号苏州河南岸的上海纺织博物馆,前身是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记载着沪西革命先烈在黎明前浴血奋战的往事。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参观气势恢宏的序厅、底蕴厚实的历程馆、时空连贯的撷英馆、多元互动的科普馆和赏心悦目的专题馆,还可以体验博物馆的研学系列活动,如手工扎染蓝印花布、编织中国结、百变丝巾、科普实验等,探访纺织奥秘、传承纺织文化。
M50创意园区前身为上海春明粗纺厂,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群,这些建筑也正是整个中国工业发展的缩影。园区里充满了原始的工业气息和工业历史积淀,又兼备上海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代性和海派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充盈着自由的创作环境和浓厚的艺术宣传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艺术家来此聚集。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点一杯咖啡,静静悠闲地坐一下午,也可以打卡网红地标,随意徜徉在各式各样的展览中,深入体验M50的生活美学项目,尝试香道茶道花道、非遗竹编和瓷器鉴赏等颇具创意的体验。
上海造币博物馆位于原造币厂内,始建于1920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全国多家钱币博物馆中,上海造币博物馆以“造币工艺”为主题而独树一帜,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一窥造币工艺的流程和设备,还可以亲自动手打制一枚特殊的纪念章,亲身感受造币的工艺和惊喜。
普陀素有“赤色沪西”的美誉,沿着苏州河绿色步道,游客将来到沪西红色旅游景点——顾正红纪念馆和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重温当年的历史场景,体悟中国共产党在沪西开展工人运动的光辉历程。参观完展览,游客们便可以打卡“空中巴比伦”天安千树,逛一逛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一路漫步抵达网红打卡点“创享塔”。
创享塔由百年历史建筑瞭望塔仓库改造而成,是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之一,经典几何图形与简洁黑色线条营造出了一道现代简约版的风景线。登上创享塔,游客可以一览苏州河两岸的河畔风光,欣赏园区内独具特色的蒙德里安风格建筑,这里丰富多彩的网红美食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今后,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将积极围绕苏州河旅游项目开发,联动基地内的各家文旅企业,持续开发特色工业旅游线路,锻造出工业旅游精品,串联起普陀苏州河段的旅游景点,不断推动“半马苏河”成为时尚文化的人气集聚地,为上海迅速打响“苏州河旅游”城市品牌贡献普陀力量。
作者:张晓鸣 姚佳琳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