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辽宁号”正式交付中国海军,我们拥有了第一条正规航空母舰。2019年12月17日,首条国产航母“山东号”加入海军,我们拥有了第一条自己建造的航母,也第一次进入了“双航母”时代。虽然我们在21世纪初期才进入航母时代,但我们与航母的结缘却是非常的早。在1909年重建海军计划中,清廷就将一批青年海军军官送到欧美学习深造,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继续支持这批人的留学经费。
20世纪初期,海军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无畏舰、潜艇、飞机这些新锐武器被投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的潜艇和英国人的水上飞机航母给这批年轻的中国军人带来了很深的印象,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海军部长的陈绍宽,发展新锐的潜艇和航母成为了他日后在海军建设上的目标,除了远在欧洲考察的陈绍宽,发展海军航空力量的想法也存在于国内海军军人之中,北京政府时期的海军总长刘冠雄在福州船政局内设立飞机制造处,这是中国海军首个独立的飞机制造与设计机构,同时建立了一所培养相应人才的学校——海军飞潜学校,中国的海军航空兵梦开始在此实现。1919年,在巴玉藻、王助等人的努力下,船政局生产了第一架水上飞机“甲一型”,随后,他们又以极大的热情设计建造了5型不同的水上飞机。
海军制造飞机处的三名重要负责人在所造飞机前合影,左起依次为曾诒经、巴玉藻和王助,王助当初在波音公司担任首任工程师的经历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
海军制造飞机处建造的第一架海军军用飞机“甲型一号”
“一战”中英国和日本都使用了“水上飞机航母“参加战斗,利用船舶搭载水上飞机来远程对敌方实行空袭的作战方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最早在国内建造“水上飞机母舰”是东北系海军将领沈鸿烈,由于列强在一战后对华实行武器禁运政策,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中国军阀混战的局势升级,另外一方面也防止列强中某一国利用军火控制中国政局,影响其他列强的在华利益,这一政策也意味着这一时期的中国军队很难通过外购来加强自己的实力,盘踞在东北的张作霖直接的威胁是控制了北京政府的直系军阀,且在海军方面,直系军阀直接控制了大部分中国海军的主要舰船,沈鸿烈急需加强东北方面在海上的力量,使用民船或军用运输舰一类的船舶来改造水上飞机航母成了他的选择,利用民船或军辅船进行改造是当时多数国家在早期发展舰载航空时的选择,这样的改装不但简单还能节约不少资金。
英国海军的水机母舰“恩加丹“号,该级舰使用海峡渡轮改造,该级舰的”彭米利克“号曾在达达尼尔海峡利用携带的肖特184水上飞机击沉了一艘奥斯曼帝国的5千吨级补给舰,取得了海军航空兵的首个战果,而“恩加丹”号的载机在日德兰海战时发现了出动的公海舰队
日本海军的首艘航空舰只“若宫“号水机母舰,也是由货轮改造,该舰在1914年围攻德国占据的青岛时利用过水上飞机进行空袭
1923年,沈鸿烈选择了政记轮船公司的“祥利”号商船,将其购入门下改造为水机航母,该舰全长81米,标准排水量2700吨,有足够的煤仓来保证续航力,海军购入后,加装了2门120毫米舰炮和4门75毫米炮,,同时还改造了船尾楼,将其改为搭载水上飞机的平台,可搭载3架法国“史莱克”型水上飞机,这批载机还是通过走私的方式获得的,经过一系列改装后,该舰被命名为“镇海”,成为中国海军第一条水上飞机航母,同时,沈鸿烈又购入了一条日制商船“广利”号,经过同“镇海”号类似的改装后,被命名为“威海”号,张作霖的东北海军一下进入了“双航母”时代。
改装入服后的“镇海“号,可以看到为了伪装身份船身上写的船名”大昌“,该舰和”威海“的舰名来源于张作霖被北洋政府授予的”镇威上将军“的称号
两艘“航母”成军后,先是与直系军阀的渤海舰队交战,一面又执行投放水雷封锁渤海的任务,同时炮击山海关等地的直系军队据点,配合东北军的陆地进攻,也曾伪装成民船混入吴淞口,奇袭直系海军的舰船,但这几次交战均以炮击为主,未能发挥两舰的航空优势。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击败了吴佩孚的直系,奉系军阀控制了北京民国政府,原来直系控制的海军主力也被奉系接收,随着北伐战争的爆发与孙传芳部队的迅速溃败,北伐军成为了奉系张作霖最大的威胁。
1927年3月,伪装成商船“大昌”号的“镇海”和伪装成意大利军舰的“海圻”混入吴淞口攻击北伐军的闽系海军舰只,同年7月“镇海”、“威海”两舰在连云港第一次使用所携带的水上飞机进行空袭,此后,两舰又多次空袭苏、浙、闽三省沿海,虽然战果并不大,但神出鬼没的海军航空兵给北伐军的闽系海军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给江浙沿海一带造成了一些恐慌。
“华甲“号
除了改造“镇海”,“威海”两舰,东北海军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获得了原来直系控制的渤海舰队,使自己的实力大获提升,渤海舰队中有一艘八千吨级的运输舰“华甲”号,该船原本是奥匈帝国的商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中国军队俘获。经过“镇海”两舰的作战实践后,沈鸿烈想将其改造成一艘更大的水机航母,而“华甲“号八千吨的体量使沈鸿烈觉得这是一个改造水机航母的好素材。于是,经过一番改造后,”华甲“号加装了一门75毫米炮和数量不详的机关炮,可以搭载8架水上飞机,同时两侧又添加了数组吊艇杆,可以携带14艘汽艇,一次可运送1000名士兵,可以利用飞机的掩护通过这14条汽艇运输士兵进行登陆投送。
东北系海军使用的载机法国“史莱克”FBA-19型水上飞机
拥有“镇海“、”威海“、”华甲“三舰35架飞机的东北海军一时间成为了国内最强的海军航空兵力量,奉系还专门在青岛设立了水上飞机维护保养基地,以供航空兵维护舰载机。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这支舰队不再四处出击,渐渐被划到民国政府控制的闽系海军旗下。
同样,闽系为主的中央海军也拥有过自己的水机航母,在东北系海军“镇海“两舰屡次南下空袭闽系海军驻地后,闽系海军有感于这种打击方式带来的威慑力,也开始发展自己的水机航母。
闽系中央海军决定,利用“决川“和”浚蜀“两条川江内河炮舰,改造为水上飞机航母,这两条吨位不足千吨的小炮舰原本是上海江南造船厂为日本日清汽船株式会社所建造的川江内河客船”明德“和”宣仁“,后被吴佩孚收入加装武备,命名为”决川“和”浚蜀“成为吴佩孚长江舰队的一员,在吴佩孚落败后又被孙传芳带到了五省联军中,后来又加入北伐军,在宁汉分裂之中又被唐生智带到武汉,在唐生智落败后,才回到中央海军。
“浚蜀”号川江炮舰
在决定改造航母后,两舰进入江南造船厂改造,比起东北那三艘小范围的改装,“决川“两舰的改装可谓是大刀阔斧,先是将上层建筑全部拆除,在舰体中前部重新建造一个舰桥,后部则改为全部空出,改为水上飞机的搭载作业甲板,在尾部安装了一座大型吊臂,用于水上飞机的收放作业,两舰改装完成后,被重新命名为”德胜“和”威胜“,不同于东北系采用的进口舰载机,两舰的运级采用的是马尾海军飞机制造工程处所生产的国产水上飞机。
1928年两舰服役后,原本被用于在长江口巡逻警戒,与南下偷袭的东北军航母对抗,但不久之后,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两舰不再执行原定的作战任务。直到1929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北平运回南京安葬,“威胜“号因为有足够的甲板空间而成为了运送灵柩从浦口渡长江至南京的运输舰。
改造完成后的“德胜”号水机航母
东北易帜后,中国短暂的进入名义上统一时期,这一时期,各国海军的航空技术也发生了较大改变,拥有全直通式飞行甲板,体量更大,性能设计更优越的航空母舰已经成为列强海军中的新锐力量,水上飞机航母已经是无法与之抗衡,在各国海军中的作用也渐渐转为对水上飞机的补给和保养。海军航空兵已不再是中国刚刚接触时可以以小投入换取高回报的兵种,而是高技术与巨大开支并行的复杂技术,在外国游历期间见识过英国海军大型航母战斗力的陈绍宽此时已是南京民国政府海军署署长,他曾提出提案,希望能建造正规航母,以加强海防,但除去当时中国薄弱的工业和经济能力外,以闽系为主的海军在国民党的派系斗争中也备受排挤,扩建海军的建议除了得到凯申的一张空头支票外,没有太多的支持。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海军原有的五条水机航母除去移交民用的“华甲“号外,其余四舰因为失去了舰载机,无力再战,在拆除武备飞行员加入空军继续战斗后,”镇海“号自沉在青岛大港,阻塞港口航道,”德胜“,”威胜“则同海军中一批老旧舰船一道,自沉在江阴,成为江阴阻塞线的一部分。在它们沉没后,守卫阻塞线的海军主力”平海“、”宁海“、”逸仙“等舰面对的是源源不断从日军”赤城“、”龙骧“等正规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的空袭,这些舰船只能被动的防空,最终战沉在长江之上,而最大的”华甲“号则在东北易帜后不再有军事价值,加上海军经费紧张,解除武装后被租聘给张本政的政记轮船公司使用。但在抗战爆发后,政记轮船公司投敌,”华甲“号被日军征用成为运输舰,1945年在台湾高雄附近被盟军战机空袭击沉。
这是中国海军历史上最初对于航空舰艇的尝试,虽然最后这些尝试随着中国海军自沉于长江口而以失败告终。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的是,埃德加·斯诺曾经记载,当年在延安的窑洞里,墙上就贴上了各式航空母舰的图文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对中国航母事业有了新的见解。1970年,刘华清将军曾提出一个航母的发展方案,这是中国第一个系统的规划了如何发展航母的计划方案,但是由于当时国力限制,建造航母的计划不得不再度拖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拥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改革开放后,我们先是接触了原澳大利亚海军的“墨尔本”号,也与西班牙商讨过给予“阿斯图里亚亲王”号设计的轻型航母,和法国商讨过花费几亿购买设备免费送“克莱蒙梭”号,在苏联解体后通过各种形式获得了“基辅”、“明斯克“和”瓦良格“号,最终在2019年,伴随着”山东“号的服役,我们自行制造航母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
(完)
排 版:云小冰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