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禁令再度将煤炭推上风口浪尖。世界上最大动力煤出口国印度尼西亚不久前宣布,为缓解国内煤炭供应紧缺,于2022年1月1日至1月31日停止煤炭出口,以避免国内出现供电不足的现象。受此影响,2022年首个交易日我国动力煤期货价格大幅高开。不少机构认为,国内煤价已基本见底具备反弹条件。截至1月11日,印尼仍未就解除煤炭出口禁令做出决定,再度引发人们对“煤超疯”会否重新上演的担忧。
从基本面分析,可以判断当前我国煤价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从外部环境看,印尼虽然高居世界动力煤出口国榜首,又是我国最主要动力煤进口来源,但与中国自身庞大的煤炭产能相比,来自印尼的煤炭进口量占我国消费总量有限,主要起到调节国内煤炭供给结构和价格的作用。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前11月生产原煤36.7亿吨,进口煤炭仅2.9亿吨,其中印尼煤占煤炭供应总量仅4%。
同时,印尼自身经济对于煤炭出口的依赖,也不支持该国长期限制煤炭出口。印尼煤占我国进口煤总量的60%左右,短期大幅减少进口,会对市场产生波动,但国内可做适度调节以缓解市场波动。如果长期大幅度减少进口量且难以替代,才有可能影响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据印尼能矿部数据,预计2021年印尼煤炭消费量为1.9亿吨,仅占其总产量三成左右,多余产能需依靠出口消化。基于印尼国内较低的煤炭消费量,加之煤炭出口禁令引起印尼国内多方面激烈反对,该政策恐难持续。
看供给侧,随着煤炭保供增产措施持续发力,我国煤炭供需形势已大幅好转。在产量上,随着煤矿核增产能释放、建设煤矿逐步投产、临时停产煤矿复产,2021年11月份以来,煤炭产量延续高位水平,最高日产量创近年新高。运输上,电煤铁路装车同样保持历史高位。受此影响,电厂供煤持续大于耗煤,存煤快速增加,已回到往年同期高位。持续增加的存煤将为保障下游需求,以及煤炭期现货价格维持低位提供有力支撑。
在需求端,除非极端天气频发,煤炭消费量难以像去年那样出现阶段性大幅增长。2021年煤炭紧缺的重要原因是用电量增速远大于煤炭产量增速。整体来看,在2021年用电量高基数背景下,2022年随着全球供应链逐步恢复导致出口增速回落,加之房地产下行周期影响到建材行业生产,以及能耗“双控”政策推进,工业用电用煤需求减弱,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有望大幅回落。从中长期看,在“双碳”目标下,国家积极推进能源转型,鼓励清洁能源使用,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不断降低。
即便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以2021年我国煤炭增产增供的经验,我国煤炭产能具备较大弹性,有关部门仍可根据需求预期,通过煤炭保供以及有序用电等措施来调控煤炭市场,做到稳供稳价稳预期。
煤炭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也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能源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要时刻警惕煤炭市场的大幅波动。针对目前国内国际煤炭供需形势,有关部门仍应未雨绸缪,做好应对措施,警惕资金、企业借机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煤价等非法牟利行为,防止出现新一轮煤炭市场波动。
从中长期发展来看,主管部门应珍惜来之不易的“窗口期”,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针对我国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国情,结合大型现代化煤矿特别是智能化煤矿建设取得成效,煤矿安全保障程度大幅提升的实际,加快研究建立我国煤矿弹性产能机制,根据市场供需形势变化、可再生能源出力情况,对大型现代化煤矿实施产能弹性管理,平抑煤炭市场波动。同时,加快建立煤炭价格区间调控长效机制,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使煤炭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基本面,防止价格出现大起大落,综合施策促进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轶辰)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