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 资讯通研究员邢瑞涵 综合报道 近期,央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
多个券商认为,《规划》旨在强调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及金融科技审慎监管,有望催生大量金融IT需求。
数字人民币App全面上线
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已经于2022年1月4日上架各大安卓应用商店和苹果AppStore。
华西证券判断,此举释放强烈信号,央行数字人民币(货币)已经步入全面试点新阶段,规模化应用推广近在咫尺,2022年冬奥会或是重要展示场景。
综合来看,央行坚决推动数字人民币的背后,重构移动支付体系是核心诉求。此次试点版App共合计9家运营主体包括7家银行和2家移动三方支付厂商。当前数字人民币App在红包服务和应用互联方面已经较为成熟,后期应用生态扩容可期,或将催生新的运营市场,也将会带来新的金融IT服务商红利。
与此同时,即将盗来的冬奥会试点典型场景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加速以数字货币为中心的IT改造升级。
二维码新规实施在即
二维码新规将在今年3月1日执行,结合静态收款码限制和个人经营性收款隔离等要求,华西证券判断数量众多的个人经营者、SMB小商户或采取两个方式继续展业:
一是转而使用带支付功能的商户二维码(微信、支付宝及聚合支付厂商自然引导);二是部署更正规的、连接数据服务的收款机具,如智能POS机——后者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相关金融机具的迭代、放量。或将给支付服务商带来约百亿元收入增量。
根据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条码支付市场共约48.9万亿,其中个人码收款占比约25%,共计约12.2万亿。按照商户码渗透率50%(乐观)/30%(中性)/15%(悲观)、商户码按照0.38%的标准费率做测算,则带来的收入增量在69-232亿元左右。其中,支付服务商费率按0.18%计算,对应支付服务商收入增量在33-110亿元左右。
金融信创再加码
2021年,金融信创稳步推进,由边缘到核心有序突破。基于信创的办公管理系统方案成熟、一般金融业务方案初步成熟、金融关键业务取得局部突破。
根据上市公司的披露,以神州信息为例,公司2021前三季度累计中标4.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倍。2022年金融信创试点持续扩容,预计带来750亿增量,同比翻2.75倍。
2021年11月,南天信息公告中标农行14.9亿元的集采项目,开启2022金融信创大幕;第一批金融试点机构国产化采购落定的基础上,考虑2021年疫情与财政预算压力导致投入低于预期,判断2022年金融信创有望加速兑现。
外围系统(如OA)完成国产替代后,下一步信创将分两步走,先分布式替代,后软硬件重塑。
首先,银行IT将加速从IOE主导的集中式架构迁移到X86分布式架构,即传统应用层(核心系统、外围系统及数据库)率先改造。
其次,随着银行逐步摆脱对IOE大型机/数据库的依赖,基础软层和基础硬件层将开启大规模重塑,华为、浪潮等国产厂商将获得市场增量,其中拥有自主研发ARM架构鲲鹏服务器芯片的华为、拥有安全可控海光芯片的中科曙光、拥有自主可控分布式数据库TDSQL的腾讯明确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两步走”期间,分布式架构落地将有利于应用层扩展,以大数据,金融云SaaS、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应用层也将拥抱新的业务空间。
金融科技板块处于阶段性低位
华西证券认为,当前金融科技指数处于2020年以来的相对底部。华西证券观察2020年年中以来的金融科技指数走势,板块自2020年3季度深度回调后进入底部。
2021年至今,虽然银行数字化(分布式)转型预期与数字货币带来阶段性催化,但板块仍维持震荡走势,估值落于相对低位。
金融科技“新基建”投资逻辑
华泰证券认为,中国金融业IT解决方案市场在由分布式架构转型浪潮和政策驱动带来的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0年,一系列金融科技配套政策的陆续发布、疫情的刺激、技术应用的成熟和完善,为证券、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多项条件。
未来,证券业将在北交所系统建设、金融开放、T+0等监管变革下迎来更多业务机会和IT建设需求;银行业将继续通过技术路线转型进而支撑业务创新转型,持续增强IT建设和改造的投入决心与力度。基于此,在产业政策催化下,当前券商IT和低估值的银行IT板块将具备较好投资机会。
机构关注相关标的:
长亮科技(300348.SZ):银行IT龙头厂商,专业提供金融IT服务的大型高科技软件开发。
恒生电子(600570.SH):融软件和网络服务龙头供应商,聚焦于财富资产管理。
天阳科技(300872.SZ):公司专注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IT解决方案和服务,是金融IT业内颇具规模、成长最快、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之一。
神州信息(000555.SZ):金融科技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拥有深厚行业信息化建设经验。
(报告来源:华西证券、华泰证券;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刊载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