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塑聚苯板(EPS)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模塑聚苯板(EPS)的起源

作为一种热塑性泡沫塑料,可发性聚苯乙烯EPS(Expandable Polystyrene)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1925年在德国,作为橡胶中间体生产的苯乙烯,为聚苯乙烯的生产打下了基础;1930年悬浮PS问世;1943年美国DOW化学公司率先将PS泡沫塑料投入工业生产;1952年EPS制品首次出现在德国塑料贸易交易会上。

二、模塑聚苯板(EPS)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在1964年才开始EPS工业化生产。1998年我国EPS原料的生产能力50万吨,EPS制品的产量为30万吨。而到了2020年,EPS原料破局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基本实现国产化,EPS制品的生产技术和装备同时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提高,制品总产量达到了326万吨左右。中国EPS制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可以分为起步、发展、快速发展、转型发展四个阶段。

三、四个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1980-1992)——EPS被引入中国后,上海高桥、北京燕山石化、吉化龙山、齐鲁石化等国有大型石化企业开始生产EPS树脂,同时涌现北泡、上塑七厂和长春化工等一批EPS制品加工企业。随着九十年代宁波和桥、无锡兴达、吉林清华园工贸等公司相继成立,中国EPS产业远景初见端倪。

发展阶段(1993-2005)——伴随着国内家电市场、珠三角国际电子产品制造中心的兴起以及产品的大量出口,电器包装用量迅速增加,EPS行业迎来第一个黄金发展期,全国EPS制品企业超过3000家。随后企业生产规模进一步加大,全球EPS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

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5)——随着建筑节能的不断提高,EPS大规模应用在建材领域,东北、西北、华北及华东地区用量激增,以江苏嘉盛、江苏双良为代表的企业快速发展,带动全国EPS产能迅速扩张。据统计,2015年中国EPS生产能力为150.5万吨,表观消费量达161万吨,均居全球首位。

转型发展阶段(2015—至今)——EPS行业迈入创新时代,产生了改性聚苯板的衍生产品。如通过添加石墨纳米粒子对可发性聚苯乙烯原材料进行改性,从而得到导热系数更低的石墨改性聚苯板。再者,用处理剂复合聚苯乙烯泡沫颗粒而制成的热固改性聚苯板。石墨改性聚苯板和热固改性聚苯板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改性聚苯板产品,应用有保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硅质聚苯板、复合聚苯板、聚合聚苯板等产品逐渐涌现,但此类产品实际应用较少。这些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得EPS有了与时俱进的表象。

EPS板材具有低导热系数、轻质、高强、防水、防渗等优异性能,在日常生活、农业、交通运输业、军事工业、航天工业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建筑、包装、电子电器产品等领域更受到了极大的青睐。其中在建筑领域被用作保温隔热材料,占比40%左右。未来EPS板材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张,势必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