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正在改变时代,与之一起改变的,也包括聚焦智能汽车的传媒。到底如何才能报道好智能汽车行业,为产业发展服务,为消费者服务,越来越多传媒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寻求全新的解决方案。
1月6日,伴随着海口国际新能源车展的开幕,传媒新势力青铜科技正式“出街”与公众见面。同一天,青铜科技借举办2022年度青铜报告发布暨海口新能源车展营销高峰论坛的机会,向行业发布了首个针对智能汽车行业的“青铜报告”,并首次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将进入“战国七雄时代”的新概念,并对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走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当天,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赵扬、水滴汽车创始人兼CEO武卫强、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CEO谭本宏、沙龙智行CEO文飞、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极氪智能科技CMO杨学良等近百位行业专家和车企领导莅临现场,共话未来,为市场把脉。同时,也有上百家媒体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与了此次活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赵扬)
赵扬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年的海口新能源国际展览会相比往年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大家参与的高热度离不开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未来15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由大转强、实现赶超和引领的关键窗口期,而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将是最重要的抓手。
在2022海口车展开幕的日子,青铜科技正式亮相,希望青铜科技能够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跳出汽车产业看汽车,将不确定变为确定
历史经验表面,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不是一条平滑向上的直线,而是一条不断震荡前行的波浪线,每一次向上都是一次突变,背后则是科技进化树的根本变革。
如今,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不仅改变了整个行业,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新旧赛道的转换交替过程中,不仅行业从业者本身,还包括政府机构、消费者及社会各界,对整个智能汽车产业及产品的看法、认知都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如何清晰地认知当前这个行业及相关产品,都需要传媒、行业智库及社会各界抽丝剥茧,层层追溯,以了解并掌握行业发展规律,从而为行业及社会各界、消费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以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例,芯片荒、电池短缺、智能战、资本市场,到底该如何理解这些动态变化中的元素,如何将这些不确定变为确定,是全行业共同关心的话题。
(青铜科技CEO虞宁)
在青铜科技看来,要对整个行业形成清晰的认知,就必须跳出汽车产业,以更高的维度审视汽车的未来,而这正是青铜科技创立的使命所在。据青铜科技CEO虞宁介绍:“青铜科技的名字,来源于中国最好的科幻小说《三体》——黑暗战役后人类最后幸存的星际战舰叫‘青铜时代号’。在高歌猛进的智能电动化新时代,青铜科技致力于做电动智能化时代的传媒新势力,全力打造跨圈交互平台,从新能源、新资本、新生态的多元视角,重新链接汽车产业。”
青铜科技总编辑王磊指出:“与其说,我们赶上了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如说,我们正在亲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电动化智能汽车,作为能源变革与信息变革的交汇点,将成为继 PC、智能手机之后第三代智能移动终端,重新定义人类生活与出行方式。而中国,显然是这场剧变的主战场。”
(青铜科技总编辑王磊)
在“超汽车”的视角下,全球竞争、科技革命、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等,都会对汽车产业的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虞宁在《2022青铜报告》中强调,“尽管新能源市场大增之势已定,但在这样的时间点我们更应该审时度势,冷静地看待新能源市场的发展”。
青铜科技综合国家政策和市场趋势预判,2022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插电混动大年;到2025年,纯电动、插电混动及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将成三分之势,插电混动市场体量将达150万辆;未来将是七大集团群雄逐鹿的局面,“车企最终还是需要‘掌握灵魂’,只有在电池、感知系统、智能化等方面建立自己的防火墙,才能避免沦为供应商的代工厂”。
虞宁相信,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必将引领汽车行业,开创全新的出行未来。
活动当天,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CEO谭本宏、沙龙智行CEO文飞,以及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极氪智能科技CMO杨学良,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谭本宏表示:“对于汽车来讲,我们认为特别是科技不再是一种冷冰冰的技术实现,而是能够打动我们需求的存在,来反馈我们自身的价值。”
(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CEO谭本宏)
文飞表示:“在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和注意力比较稀缺的经济环境下,有差异化的产品力才能成功的抓住媒体关注度和用户的需求心理。
(沙龙智行CEO文飞)
杨学良表示:“要对产品极致性能的追求,对用户极致的体验毫不妥协,激发科技的生活体验,还有是打造智能生活,不仅仅是关注用户的需求,更能挖掘未来的发展趋势,预判和满足用户的渴望。”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极氪智能科技CMO杨学良)
在“阿氪龙”分别做出了主旨演讲后,长城汽车欧拉品牌CEO董玉东、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公关与传播高级总监果铁夫参加了分论坛的讨论,并分别就“电动车下半场如何构建真正硬核竞争力”的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长城汽车欧拉品牌CEO董玉东、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公关与传播高级总监
“科普”和“水稿”out了,用户渴望“沉浸式”解读与体验
除了跳出汽车行业看汽车,在更高的维度寻找行业发展的方向之外,青铜科技还认为,当下行业变革的核心脉络是从物到人的转变,即对用户的尊重。
消费者越来越反感说教和忽悠,套用明星黄晓明的名言,“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车的好坏不再由“行业标准”一锤定音,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热爱。基于这样的趋势,主机厂开始抛弃产品思维,改为用户思维,最大程度地迎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树立品牌形象时,也愈发注重与用户共情,构建核心圈层。
作为传媒新势力,青铜科技一方面坚持媒体客观真实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认为,只有在用户心中打下深刻的思想钢印,才能印证汽车行业传播的真谛。想要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并非易事。
首先,为了能用客观真实的数据打造专业的评测体系,成为连接车企和用户的纽带,青铜科技建立了“青铜智囊团”,其中包含了工程师智囊团、资本圈智囊团、科技圈智囊团、专业圈层智囊团等共千余人,他们为青铜科技在专业、跨界、用户生态等维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电动车用户的需求,青铜科技在过去半年的时间内收集了上千份用户调研,将用户对电动车的需求梳理总结为三个维度:面具属性、工具属性和玩具属性,即符合身份的品牌调性、产品硬件实力及引发用户好奇的能力。
围绕这三个属性,青铜科技建立了一套“用户需要的评测体系”,对电动车二手车残值、安全性能、电池续航等实际问题进行评价与解析。
其中,青铜科技一千零一夜冬季真续航评测体系将对时下热门电动车,就冬季续航进行集中测试,以1000公里这一续航终极目标为标准,不跑干不充电,对车辆的能耗、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充电成本等关键指标进行统计,最终形成排行榜单,为消费者提供直观的选车参考。此外,该测试还将对车辆进行静置掉电测试,以此还原最真实的冬季用车场景。
简而言之,“科普”和“水稿”已经out了,青铜科技希望以用户视角,打造“沉浸式”的内容产品,重建企业与用户、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水滴汽车创始人兼CEO武卫强)
身处智能化与电动化变革中的汽车产业,需要标新立异的造车新势力,也同样需要洞若观火的传媒新势力。正如水滴汽车创始人兼CEO武卫强在论坛致辞中所说:“青铜科技要做智能电动化时代的最强震源”。
从铜车马到青铜时代号,无限的探索即回归。向前,是智能化革命科技大爆发前景;向后,是先秦时代阳刚质朴文化的回归。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乌卡时代,青铜科技将用无限的思考与探索,把更多的不确定变为确定。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