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票房整体呈复苏态势,春节档表现亮眼]。2021年全国累计实现票房470.3亿元,较2020年同比上升231.6%,较2019年下降26.7%,复苏迹象已现。档期票房方面,春节档、国庆延续火爆态势,但暑期档表现暗淡。21年春节档实现票房78.4亿,较2019年的59亿上升32.8%,其中《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两款现象级电影全年贡献54.1和45.2亿元票房。
放映场次略有下降,单场票房下滑明显。2021年,全国累计放映1.23亿场电影,同比2019年的1.27亿,小幅下降3.5%;单场票房为348.3元,同比2019年下滑25.3%。原因为1)放映场次和2019年基本持平,说明影院的快速扩张在2021年基本停滞,新增和关闭影院数量相对平衡,整体放映场次也较为均衡。2)从单场票房来看,短期影院的经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由当期的内容质量决定,2021年单场票房的下滑幅度超放映场次的幅度,说明影片内容较为薄弱,Q3-Q4的票房较19年相比减少明显。
院线集中化趋势持续,影院格局分散化加剧。院线公司集中度较高且持续加强,2017-2021年,院线公司前十市占率稳定在67%-69%;Top5、Top2院线市占率保持上升趋势。线下影院方面,头部影院票房降幅明显,2021年影院Top10全年共实现票房3.1亿元,同比2019年下降45.5%。因此线下影院格局进一步分散,Top10影院占比由2019年的0.9%下滑至2021的0.7%,且前十名中票房占比分布更加均匀,显示影院竞争格局趋于多元化。
低线城市票房占比攀升,上座率反弹有望。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总票房持续抬升,由2019年的34.7%提升至2021年的39.4%。原因有1)三四线城市受疫情影响较小,复苏较为明显;2)低线城市的影院渗透率较低,用户观影需求的边际提升空间较大;3)一二线城市娱乐方式丰富,观影人群已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上座率方面,电影行业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一线城市上座率明显高于其它层级城市,四线城市最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短期来看,未来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影院限制放松,上座率小幅反弹可期;长期来看,影院供给端已放缓,需求端会随优质内容放量而增加,上座率有望企稳向好。
票房和口碑短暂分化,爱国主义题材出类拔萃。2020年之后,票房前五作品的豆瓣和猫眼评分均逐年下降,Top3出现评分降低和票房上升的矛盾现象,反映了观众观影需求旺盛和优质内容匮乏之间的矛盾。影片来源方面,进口影片票房占比仍延续下降趋势,由2016年的44.5%下降至2021年20.6%。国产片中,主旋律电影获观众青睐。
2022展望:春节档火热可期,好内容拭目以待。根据猫眼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1月5日,2022春节档“想看”人数超5000的共有11部电影,票房预测超70亿元,6-8月票房预计分别为42、66、65亿元。整体看来2022年仍有许多高质量影片值得关注(《奇迹》、《四海》等)。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