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智能制造钉钉发布制造行业解决方案2.0

  日前,钉钉召开主题为“数字新生”的2022制造业钉峰会。会上,钉钉正式发布制造行业解决方案2.0,该方案以“码上制造”产品为制造行业专属底座,提供设备上钉、计件日结等基础产品,同时结合阿里云平台能力推出采销钉、能耗钉产品,为制造业提供了一套可适配、易拓展的数字生产力工具。

  继政务、教育行业后,制造业成为钉钉的战略级行业。钉钉总裁叶军在峰会上表示,“数字技术要服务实体经济,制造业是钉钉的第三大行业战场。钉钉携手生态伙伴,将数字技术落地制造业,与客户共创数字化最佳实践,解决制造业的人、设备、经营管理的’数据同频’问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中国制造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近日,工信部等8个部门正式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发展智能制造,数据是基础,数据是血液。”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钉峰会上表示。李培根认为,数据融合是制造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带来实质性利润提升的关键。智能制造需要多环节、多部门的数据融合。

  “数据融合带来的数据同频,一方面带来了人和设备、设备和设备之间的数据同频,即制造业的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同频;另一方面带来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连通,这也是行业一直以来的痛点所在”,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说。

  制造企业中常见的设备维修、生产决策、产线优化、货物流转等场景的优化、提速,都需要生产、经营数据的同频。数据的同频可以让产线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依据实时数据不断调优。

  据悉,制造业企业可通过钉钉开放的底座能力,集成自建的系统应用,也可利用低代码工具开发应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制造类企业在钉钉上的自建应用数同比增长近300%。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认为,制造行业更追求实用性,数字化建设需要兼顾普惠、个性、低成本,数字技术服务实体经济要讲究实用性,这是钉钉的优势所在。

  钉钉发布的制造行业解决方案2.0从对生产状况影响最大的人和设备着手,让设备数据、成本数据实时呈现。“设备上钉”产品实现了人与设备的连接,每一台设备都是一个钉钉账号,管理人员可在钉钉上查看设备运行状况。这些反映设备状态、生产进度的实时数据,将成为生产计划、业务创新的依据。同时,任何设备故障都可以通过钉钉自动通知到人,让风险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被处理。

  设备数据、成本数据的同频之外,采销数据、能耗数据的同频也至关重要。

  钉钉基于阿里云平台能力推出能耗钉,让企业的碳资产管理一目了然。同时,钉钉基于阿里云的寻源算法,推出采销钉,优化供应链采购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钉钉发布的制造行业解决方案2.0,以“码上制造”为专属行业底座,通过生产码、库位码、报工码、物料码等四个生产环节的二维码,解决制造企业最核心的进(采购)、销(销售)、存(仓储)、生产环节数据同频的难题,为行业提供业务数字化的基础能力。这些能力将全面开放给钉钉生态,让生态伙伴即插即用,更高效地为行业搭建个性化产品。(完)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