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百年梦”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崂山区建设开放创新宜业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的关键时期。《崂山区“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印发,体现了崂山区人民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应急管理局成立以来印发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未来一段时间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工作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历史意义。
《规划》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为目的,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安全韧性理念,加快构建“大应急、大安全、大减灾”体系,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规划》坚持“两个至上”、预防为主等原则,树牢应急管理根本价值遵循,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强源头管控,夯实安全基础,强化灾害事故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规划》聚焦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两大领域,深入分析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与具体表征,提出防范和应对处置灾害事故能力显著增强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全区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实现对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的全面有效防控与应对,全区突发事件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进一步下降。
《规划》围绕崂山区应急管理责任体系、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应急指挥救援体系、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以及综合行政执法、基层基础工作等要求,重点提出了提升“应急管理、精准治理、综合防御、协同处置、科学处置、监管执法和综合保障”七个方面的能力建设任务。
《规划》围绕能力建设,按照目标指引任务的原则,提出了十二项重点工程。主要有区级应急指挥平台升级工程、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应急管理基层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智慧安监云平台建设、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等等。
《规划》提出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配备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规划衔接、强化政策扶持、落实监督评估四项保障措施,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专家简介:赵海灵,青岛新纪元能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十余年,青岛市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一级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