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郭小兴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曾经最被看好的“去中心化”应用场景,几经波折之后,宣布落幕。
标志在于,2021年12月28日,相互宝发布通告,将于2022年1月28日24时停止运营。
3年前,区块链成为科技圈热门话题,“去中心化”这个技术词汇也成功“破圈”,从创投圈一路火遍大街小巷,其应用场景成为多数人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不过,这种场景更多地沦为虚拟数字币的包装,很少真正地贴近生活。
彼时,相互宝正是那个接地气的先行者。它如今的失败,并不意味着 “去中心化”商业探索的结束,而是预示着其一定会在某个领域重新改变行业。
《正经社》分析师发现,这个新的改变,已经从新能源车险开始。
01
出生即破圈
2018年10月16日,相互保(后改名“相互宝”)上线。凭借“一人生病、大家出钱”的创新模式,上线7天就吸引了1000万用户,一时间震惊了整个保险圈。
为什么会震惊保险圈?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先了解保险公司的作用。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群体有200个人,为了应对未来得癌症可能带来的高昂治疗费用,于是他们达成协议,如果将来有人得癌症了,其他人每人给他1000元,也就是一共19.9万元,帮助他度过难关。
这1000元对其他正常人来说影响不大,对于生病的人来说,却是聚沙成塔,雪中送炭。这么好的主意,当然每个人都同意了。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某人生病了,剩下的199人中,有人不交钱怎么办呢?去法院打官司吗?为了1000块钱好像有点不值。“画个圈圈诅咒他”吗?那是动画片里的故事。
所以,这里存在一个信用不传递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这时候,保险公司来了,说:“我是保险公司,请大家相信我,我有牌照,而且还在银保监会交了一笔钱,跑不了的,现在我设计了一个方案,你们每人给我一点点钱,一旦得了癌症,我就赔给你一大笔钱。”
可能很快,就有上百万的人交了保费。
你可能知道,真正不幸得癌症的人,他得到的赔付其实是从另外99.9999万人的口袋里掏的。这100万人需要互相认识吗?他们需要担心有人不守信用会逃跑吗?
都不需要,保险公司把“投保”和“理赔”这两个环节拆开,成为中间最大的信用中心。
那么,相互保呢?在支付宝海量数据(603138)支持下,开始了“去中心化”的尝试。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去中心化”并不是没有中心,而是弱化了对原来最大信用中心的依赖。
据《正经社》分析师所知,相互保的模式又回归了保险的本质。在这里,信用中心的作用被弱化,管理成本极大降低。如果需要理赔了,所有人都要交钱,另外再给平台8%的管理费,作为理赔员的各种开支费用。如果没人生病呢?大家皆大欢喜,没有任何费用。
可是,如果有人不出钱怎么办呢?没关系,你的很多数据都在支付宝平台上,一旦不守规矩,那信用就会受损,以后大家都不敢跟你合作了。请问,谁敢冒这么大风险呢?
所以,当平台有了大数据之后,去中心型的商业就可以摆脱依赖社会统计数据的“信用中心”,相互保这种“去中心化”的应用场景,直接挑战到了传统的“信用中心”——保险公司。
02
主要败在运营
既然相互宝这么“先进”,为什么最后失败了呢?
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本质上来说,是没有遵循保险的运作原理。
所有的保险产品都有两个最基本的运作原理,一个叫细分,一个叫加总。
以我为例子,我和我的父母是相互宝的忠实用户。我本人29岁,我的父母都是53岁,我们在同一个互助群里,每期交的钱都是一样的。问题来了,你觉得是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患重大疾病的概率大,还是我父母这个年龄段的人患重大疾病的概率大呢?
当然是年龄越大的人,患重疾的概率越大。也就是说,在这个圈子里,年龄大的人占比越高,患病的概率和人数就会越多,对于我来说,岂不是就被“占便宜”了?
没错,就是被“占便宜了”。我2021年12月31日天查看了一下过往3年每一期的分摊金额,从最开始的0.01元/期,到最近一期的7.02元/期,金额涨了700多倍。天呐,你还敢继续参与吗?
那正常的保险是怎么做的?很简单,细分。回想一下你的投保经历,你是不是要填写个人信息、申报健康状况和某些生活习惯(比如是否吸烟等)?填写完后,系统会告诉你是否可以投保以及投保金额。
如果细心的话,你会留意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健康状况的人交的保费是不一样的,即使同样年龄,同样身体健康,但是性别不同,交的保费也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就叫细分。保险公司的精算师们,引入了各种变量,构建了各种模型,测算不同情况下人患病的概率,然后系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把被保险人进行分组,你会跟同组的人一起分担风险,这就避免了“被占便宜”的情况,同时还能让保费尽可能地达到最优保险定价。
保险公司为了保证你这个组里的人足够多,可以把患病后承担的损失降到最低,于是就会拼命地推销产品,让更多的人加入,这就是加总。
所以,细分和加总既是最基本的运作原理,又是增强产品竞争的方式。
返回来再看相互宝。数据告诉我,相互宝的人数从最高的3亿人参与分摊,到最近一期,只有7495.4万人参与了,如果换做是你,请问你是走还是留?
虽然相互宝一直说自己不是保险,而是一个互助的组织。但是本质上,就是在做保险的事情。保险的本质是同质风险分担,所以不遵守最基本的运作原理,最后也就只有失败了。
03
相互宝倒下了,“去中心化”的场景就失败了吗?
当然不是。《正经社》分析师认为,未来商业一定是朝着“去中心化”的方向,后来者其实已经入场了。
有车的人都交过汽车保险,如果你跟你的朋友都是在同一天买的同一个车型的汽车,请问你们每年交的保险费用一样吗?当然一样。
问题来了,假设你平时很少开车,之后周末出去玩才开。而你的朋友却做起了网约车司机,如果还交同样的保费,你觉得公平吗?不公平。
那应该怎么买呢?按照年来买,不公平,毕竟每个人一年中开车的次数不同,就算次数相同,开的时间长短和公里数也不同。这可怎么办呢?按公里数来买,开车多的多交保费,开车少的少交保费。
英国有家保险公司叫InsuretheBox。如果你买它家的保险,它就会在你的车里装一个OBD设备(车载诊断系统),检测你的行车数据,其中包括开了多少公里。然后,InsuretheBox就会根据你的行车记录情况卖保险了。
按公里数交保费就一定合理吗?有些人开车习惯不好,过马路容易忘了打转向灯,甚至还打错了,这也应该多交钱吧?没错,也应该把开车习惯作为定价因素才合理。
这就是大数据赋能的UBI车险。美国有一家保险公司叫Progressive,它早已开始按每公里定价,它的定价基于三个数据:
1、平常与前车保持的距离,这个数据可以用车载雷达和OBD设备记录;
2、每月踩急刹车的次数,经常踩急刹车的人一定是经常遇到险情;
3、每月凌晨4点开车的次数,因为这是人一天中最疲劳的时候,这时候开车,容易出交通事故。
Progressive公司就是用这三个数据为每个人的车险做了差异化定价。
2020年,在电动车股价和销售市场都如火如荼的时候,特斯拉宣布开展保险业务,将在国内开展“车+保险”服务模式。2021年10月,比亚迪也开始涉足保险代理业务。
你可能会问:“你们车企好好做车、卖车不好吗?为啥还要做保险?”因为,国内新能源车主购买的车险,仍然是按照传统燃油车的社会统计数据定价。
北京每年会出多少起交通事故?60岁以上的老人患癌症的概率有多高?这些都是社会统计数据。再厉害的精算师,基于社会统计数据也算不出针对新能源车车主个人的最优保险定价。
现阶段,新能源车的保费要高于传统油车。就在12月27日,有网友晒出某款特斯拉汽车的投保保费,从23日的8278元,涨到27日的14902元,同比增长80%。
但是新能源车的出险率、理赔率远远低于燃油车,如果你是新能源车主,你愿意“被占便宜”吗?
肯定不愿意。但是,现在的保险公司无法拿到更加详细的数据,只有车企最有可能进场改变,所以特斯拉进场了,比亚迪也紧跟其后。
所以,相互宝停了,它既是对破局者的纪念,也是对失败者的祭奠。
“去中心化”的商业的趋势并不会因为某次探索失败而结束,一定会在某个领域重新改变行业。而这个新的改变,已经从车险开始了。【《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对上市公司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请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添加微信号fxyayaya或后台留言,新文章发布24小时后可进行转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正经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