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出台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加快推进各级层面的规划制定工作。为加强我区科技创新发展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1年3月,崂山区科技创新委员会根据区政府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会同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启动了《“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调研高校院所、重点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平台公司等30余家单位,多次同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小组对接,充分衔接山东省“十四五”规划、《青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青岛市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作战方案》《青岛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等上级规划和文件,并召开座谈会征求驻区高校、院所、企业的意见建议,根据区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要求,完成专家评审、政府重大决策事项风险评估、社会公众意见征集等流程,保证《规划》合规合法。
二、文件出台目的(工作要求、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总要求,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聚焦青岛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新要求,夯实创新空间的保障作用、凸显创新要素的支撑作用、释放创新生态的赋能作用、发挥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努力建成科技创新资源最集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最有效、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最完善、未来新兴产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为崂山区突破战略北进、深化再次创业,建设开放创新宜业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贡献科创力量。
三、文件依据
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青岛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崂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
四、重点任务
1.建设国内一流的科产城人融合示范地。以科技创新以人为本为主线,坚持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建设。一是构筑联动发展的全域科创中心,推进崂山创新谷、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崂山风景旅游度假区、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四大功能区联动发展,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融合,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双向互动的发展格局。二是打造融合互补的崂山创新谷,推动松岭路科技研发区、株洲路产业创新创业区、张村河中央生态居住和商务区联动发展,整合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科技园区、特色楼宇、科创社区等多类创新载体与创新主体,打通“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业生成”的创新链条。三是建设数据驱动的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崂山区科教产融合园区和新型产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楼宇,实现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融合贯通。
2.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教智力资源汇聚地。坚持高端创新创业要素驱动的发展理念,以提升关键技术供给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高能级科创平台布局、高科技企业梯队培育以及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一是强化高精尖技术供给,重点瞄准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智能仪器仪表等制造技术、海洋生物等生命技术、清洁能源等能源技术、人口健康等科技惠民技术,提升技术供给能力。二是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重点聚焦以山东能源研究院、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青岛基地(中科曙光)等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以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为代表的实验室群落、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等为代表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国创智能家电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创新平台。三是培育科技企业,通过聚集科技型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高科技+高成长”为核心的科技企业梯队和“平台型企业+上市公司”的龙头企业群体。四是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通过实施“崂山英才集聚计划”、“青年人才集聚计划”、“崂山人才怡居工程”,构筑“工匠人才—青年大学生—高层次人才”金字塔型人才梯队。
3.建设国内一流的创新创业创造首选地。坚持营造最优质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以高质量科技服务供给为核心,通过推进高水平开放创新、实施高效率科技治理,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一是供给高质量科技服务,通过畅通技术转移转化渠道、推进创业载体提质、释放科技金融服务效能、提升政务服务专业水平等四大路径,实现高质量科技服务供给。二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创新,通过建设异地创新中心、深入开展科技招商、打造双创活动高地等推进高水平开放创新。三是实施高效率科技治理,深化科技“放管服”改革、搭建产业联盟、创新创业共同体等新型产业组织,提升科技治理的专业化与精准化。
4.建设国内一流的未来新兴产业策源地。坚持“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的发展理念,把握产业跨界融合趋势,着力构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智能制造与生命健康为两翼的千亿级“1+2”新兴产业体系。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培育以工业互联网为牵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支撑,智能家居、虚拟现实、微电子为特色,贯通“资源—技术—产品—服务”的全产业生态,打造成崂山区的地标产业。二是智能制造领域,构筑以高端装备为核心,智能电网为特色,仪器仪表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力争到“十四五”末形成全国影响力。三是生命健康领域,凸显海洋特色,打造以医疗器械为引领,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为特色,健康服务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特色化与数字化发展。
五、关键词解释
1.科技创新: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
2.科技成果转化: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3.科技型企业:一般指主要从事信息、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产业领域的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具有核心竞争力,能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开拓市场的企业。
4.科创平台:即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六、解读机关、解读人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关:崂山区科技创新委员会
政策咨询电话:0532-88999901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