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2025年广州汽车产能将突破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5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宋豆豆 广州报道 12月29日,广州市发改委网站发布《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2025年广州市汽车产业规模、自主创新、品牌影响力、补链强链、推广应用、汽车后市场服务共六个方面做出明确规划。

加快布局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

产业规模方面,《规划》明确到2025年广州市全市汽车产能突破500万辆,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产能超200万辆,进入全国城市前三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保有量提升至80万辆、占汽车保有量比重超20%。汽车零部件及整车进出口规模稳步提升。

自主创新方面,加大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支持力度,力争攻克一批短板和“卡脖子”技术。智能汽车(2级组合驾驶辅助及以上自动驾驶水平)新车占比达到80%。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电耗降至12.0千瓦时,推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燃料电池乘用车

品牌影响力方面,要求以“智能+新能源”为方向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企业,进一步丰富中高端、多动力类型产品矩阵,培育1-2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的企业,培育1-2家独角兽汽车企业,实现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大幅提升及海外制造基地建设新突破。

补链强链方面,《规划》明确番禺、增城、花都、南沙和从化五大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提速,吸引集聚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形成较完备的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力争汽车电子零部件产业新增产值达千亿元。

推广应用方面,要求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及以上水平自动驾驶汽车陆续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建成800公里智能化道路,并加强智能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规划》显示,积极推动在不同混行环境下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在黄埔、南沙、番禺、花都、海珠等区域的应用示范工作;探索开展高快速道路测试;建立智能汽车测试场景和应用场景研究平台,研究和落实多种智能汽车应用场景,支持多种技术路线测试验证和应用示范。

同时《规划》强调要提升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完善新能源中小客车信息服务,研究出台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上牌、充电和市域内高速通行优惠等政策措施,实行新能源汽车安全质量及申领补贴“双确认”。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公务用车以及出租(含网约车)、环卫、邮政、城市物流配送、机场、港口等公共领域应用,到2023年全面完成巡游出租车电动化视疫情形势适时发放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补贴,研究出台补贴退出后的激励政策,推动私人领域应用新能源汽车有序发展,提升个人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占比。

此外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也有明确规定,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从“用得上”向“用得好”转变,打造成为全国智慧充电基础设施标杆城市。《规划》指出,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快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探索在居民小区试点推广“统建统管、散建统管、有序充电”模式。加快构建换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到2025年换电站达到400个。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为消费者在自有或租赁车位上新建固定充电桩。

同时要实现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商业示范运营。《规划》显示,支持具备条件的区域和市场主体开展加氢站示范建设,鼓励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气站改建或扩建加氢设施,积极探索混合建站发展模式,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给服务。到2025年,加氢站数量超过50个,车用氢气终端销售价格低于35元/公斤。

汽车后市场服务方面,《规划》要求拓展汽车后市场服务建成一批汽车文化产业载体,优化汽车销售模式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提升软件及数据增值服务能级,加快布局回收利用服务,在若干个细分领域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

建成“三区一高地一中心”,向“智车之城”迈进

据了解,目前广州拥有11家整车制造企业,集聚了1200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贸易企业。2020年广州市全市汽车产量达到295万辆,同比增长1.4%,连续两年保持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实现产值5860亿元,同比增长3.8%,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9.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98万辆,同比增长17.3%;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3万辆,占新车销售比重(渗透率)为11.41%,高于全国(5.4%)、全省(7.7%)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也指出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四个短板和问题。

第一,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限。“三电”系统、环境感知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还需进一步提升,整车控制系统、线控转向系统、智能座舱等关键部件仍是空白,线束插接件、传感器、芯片等关键元器件主要依赖进口。

第二,产业链协调联动有待提升。大中小企业间协同效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本地零部件配套还不完善。整车汽车产品结构不协调,商用车发展滞后,发展模式问题亟需解决。

第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仍需加力。相比于国内其他先进城市,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保有量仍有差距。同时,充换电和供氢加氢等配套服务设施尚不完善,2020年纯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之比约为3:1,充电桩整体利用率不高与区域分布不合理并存,多数充电桩运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第四,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差距明显。广州汽车企业品牌特别是自主品牌影响力仍需加强,产品综合竞争力与国外产品仍有一定差距,国外销售规模和占比较小,“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的任务艰巨。

《规划》明确,到2025年广州市建成国家级智能汽车产业化示范区、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区、国家5G车联网先导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和汽车国际贸易中心(“三区一高地一中心”),支撑打造全球知名“智车之城”,引领全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望2035年,广州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整车生产能力和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国际一流,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形成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示范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有力支撑国家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