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助力智能制造迈入新发展阶段

  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从“理念普及、试点示范”迈入了“系统创新、深化应用”的新阶段。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明确将提升供给和支撑能力作为当前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为新时期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提供明确指引。
  
一、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动摇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重塑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
  (一)智能制造是世界各国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严峻的考验,制造业与新兴科技的深度融合逐渐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日本“社会5.0”,纷纷将智能制造作为重要发展方向。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智能制造的发展有利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二)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其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更是重中之重。通过智能制造的实施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运维等各环节的数字化水平,充分释放数字化智能化对制造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弹性,推动制造模式变革,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智能制造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举措
  企业竞争力是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占据关键位置。企业通过实施智能制造,实现制造装备联网和关键工序的数字化改造,通过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实现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智能制造的深入实施有助于推动装备、软件和系统集成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从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制造能力提升和服务模式变革。
  
二、创新驱动、标准引领,激发智能制造发展潜力
  《规划》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持续优化标准顶层设计,加强现有标准的优化与协同,加快标准的贯彻执行,支持企业依托标准开展智能车间/工厂建设。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成效明显,持续更新发布三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船舶、石化、建材、纺织等14个行业细分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初步建成。在已发布的300余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中,以《智能制造 系统架构》《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系列标准为代表的一批标准有效指导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我国主导制定了42项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依托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支撑开展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体系化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走深走实。
  (一)加强标准顶层规划,引领创新发展方向
  紧扣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趋势,针对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需求,定期修订《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在优化完善已有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加快汽车、航空、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家电、食品、钢铁等细分领域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编制印发相应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开展细分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标准化对行业转型的支撑服务能力。
  (二)开展重点标准研制,有序规范部署实施
  依托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在数字孪生、数据字典、人机协作、智慧供应链、系统可靠性、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一体化等领域开展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满足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大标准试验验证力度,实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加快适用于典型场景的行业应用标准研制,推动企业加快智能制造实施步伐。
  (三)落实标准应用推广,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智能车间/工厂建设、新模式应用、供应链协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遴选一批以标准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试点单位,形成与国家、行业标准配套使用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动试点成果在中小企业和同行业企业的应用。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贯标,加快形成区域级、行业级智能制造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四)深入促进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共享平台
  加大ISO/IEC JTC1(信息技术标委会)、ISO/TC184(自动化系统集成标委会)、IEC/TC65(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参与力度,充分发挥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作用,推进优势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成果向国际标准的转化。以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为蓝本,推动与英国、日本、金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标准化合作机制,促进国家标准与国外标准的互认。
  
三、优化供给、赋能发展,培育融通共享的生态体系
  《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推动规范发展,加快发展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自2016年成立以来,通过开展智能制造进园区、符合规范条件供应商遴选、创新大赛等活动,全方位地推动供应商发展,目前拥有会员单位557家,并且组建了18个地方分盟和8个行业分盟,初步形成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网络,为区域和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四五”期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将在工信部指导下,深入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强化提升智能制造发展的供给水平。
  (一)打造服务网络,深度支撑智能制造发展
  开展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分类分级标准研制,培育一支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队伍。加快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分盟建设,实现重点地方和典型行业全覆盖。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构建“总盟+地方分盟+行业分盟”的服务网络。
  (二)加强协同创新,提升智能制造供给能力
  通过智能制造进园区、创新大赛等活动强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与装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用户企业的融合协同,深化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与金融、教育、市场等资源要素展开全方位互动,汇聚推广一批轻量级、易维护、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三)汇聚数据资源,加强智能制造公共服务
  以供应商培育为核心,以供需对接为主线,以应用推广为目标,通过供应商能力上平台、用户需求上平台、优秀解决方案上平台、供需对接上平台,建立供应商图谱和数据库,围绕产业概览、信息共享、供需对接等功能全方位提升智能制造公共服务能力。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