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捞针”,其实没那么难——如何从废水中快速检测新冠病毒

全球性的新冠疫情已经延续了近两年的时间,多项研究已证明,在新冠肺炎患者排泄物中存在大量病毒基因组,病毒基因最终会混入废水中,这就是基于废水研究新冠流行病学的理论依据。从污水处理厂废水中检测新冠病毒,无异于把大量的城市居民样本进行混检,与实验室的5-10个样本混检相比,废水检测是超级大混检,能为疫情防控提供早期预警,以及病毒的早期溯源,考虑到无症状群体的存在,能将无症状群体纳入监测范围的废水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提供更多的更早的溯源信息。


11月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首次在南非被发现至今,这一变异株已传播到上百个国家,我国也在入境人员样品中检测到了奥密克戎毒株。如何能在早期监测到奥密克戎毒株,尽可能减少其传播的可能,显得尤为重要,而废水检测毫无疑问是一个有效的监控项目。近日,德国慕尼黑一个研究所的科学家在127日采集的慕尼黑废水样本中检测出了大量奥密克戎毒株,这表明这种新的变异新冠病毒早已在当地传播,比在人群中检测到奥密克戎毒株更早。



污水成分复杂,病毒含量低,对其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无异于大海捞针是个巨大挑战,但如果方法得当,检测手段先进,这大海捞针其实并不难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