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22|刘庆峰:AI产业将助力共同富裕、均衡发展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为下一步的中国经济锚定了前行的方向。

中国经济未来的机会与变量在哪里?怎样“稳”与“进”,如何“破”与“立”?关于2022,许多答案等待揭晓。

岁末年初,新京报贝壳财经推出《看2022》,我们对话了16位各领域专家,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词,谈他们对中国经济的观点和判断。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受访者供图。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源头技术创新,否则我们所有的创新,比如应用创新、模式创新等,都将是在别人的院子里建大楼。”日前,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看2022”专题采访时,科大讯飞(002230)董事长刘庆峰表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的一年里,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一表述,让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感到“使命重大、重任在肩”。刘庆峰表示,接下来,整个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将面临一个全新的爆发式增长机会。AI将深刻改变社会各个领域,还将助力我国的共同富裕和均衡发展。未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要由“单点技术创新”升级到“系统性创新”,刘庆峰对这个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从“单点技术创新”升级到“系统性创新”

新京报贝壳财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刘庆峰:这一表述让我和同事们备受鼓舞,作为科技工作者必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不断在自主创新上寻求突破。

当前,在国际竞争激烈的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科技领域,中国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源头技术创新,否则我们所有的创新,比如应用创新、模式创新等,都将是在别人的院子里建大楼。只有占据核心技术的高点,才能在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在国际竞争中拥有话语权。

新京报贝壳财经: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需要实现哪些变革?

刘庆峰:未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要由“单点技术创新”升级到“系统性创新”。过去,人工智能企业一直在各关键技术点上进行持续的创新突破,基于单点技术创新解决局部应用场景需求。但要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命题,仅靠单点技术创新很难解决,必须要搭建一个系统性的舞台,因为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包括了关键的场景、需求、资源、教研以及管理模式的一盘棋。

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民族科技品牌,代表中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度。另一方面,要用人工智能真正地给民生事业赋能,在教育、医疗、司法、智慧城市等领域,实实在在地解决社会刚需,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AI将深刻改变社会各个领域

新京报贝壳财经:智能语音与其他人工智能领域有何不同?

刘庆峰:从技术上看,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智能语音是链接底层基础设施到智能场景应用的一项关键技术。万物互联时代,语音是核心技术的必争之地,也是防止卡脖子的关键技术。

从应用上看,语音交互赋能的智能设备正快速增长,过去一年,语音助手交互量同比增长84%,成为智能硬件核心应用。我认为,语音将成为最重要的人机交互方式。相信在未来10年,家庭保姆服务机器人会像现在的汽车一样普及,而且是语音和信息交互为主的方式。

从产业上看,接下来,整个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将面临一个全新的爆发式增长机会。在“新基建”大战略下,智能语音交互将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人机交互入口和新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对国家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注入增长新动能意义重大。

新京报贝壳财经:据你预测,AI将与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擦出怎样的火花?

刘庆峰: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社会各个领域,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比如教育、医疗、养老、司法等越来越多的民生领域。此外,人工智能还将在工业领域里越来越看得见、摸得着,能够提高产能,代替很多危险的工作岗位。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促进共同富裕、均衡发展等方面,人工智能现在以及未来能够有哪些作为?

刘庆峰:人工智能具有天然的资源均衡的价值属性,通过人工智能促进社会公平进步、助力共同富裕是科大讯飞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们希望让产品和服务真正助力资源均衡分配,扩大优质稀缺资源的全社会流动,让更多百姓享受到科技发展成果,跨越“数字鸿沟”。

比如,在医疗方面,智医助理全科辅诊系统构建了人机协同的基层医疗服务创新模式,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在教育方面,科大讯飞创造数字化和智能化教学环境,通过AI算法对数据持续分析,实现因材施教、减负增效。在“科技适老”方面,我们在天津推出了AI银发智能服务平台,为老人提供日常关怀、语音呼叫等服务;讯飞输入法也开发了“长辈模式”,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面向听障、视障人士,我们还通过人工智能开发无障碍沟通的应用,让他们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共享信息化发展的成果。

在产业领域,我们也不希望简单地用人工智能替代人,而是帮助我们人类更好地应对未来。在下一个实施阶段期间,无论是幸福中国的养老、教育、医疗,还是工业强国的生产效率提升,人工智能都大有可为。随着劳动年龄人口越来越少,把人才红利变成人工智能应用红利,才是必然的选择。

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我有着坚定的信心。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创业生态的可持续性,关键看创业者的年龄。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工智能是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年轻的创业者们即将开启改变世界的伟大历程。人工智能正改变生产生活,正为这个世界更有温度地赋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许诺 编辑 徐超 校对 翟永军

(责任编辑:李显杰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