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 回顾:新兴制造异军突起,“+新能源”热点纷呈
2021 年是制造业最受关注的一年,消费板块的低迷带来更多资金关注的同时,整体制造业盈利的大幅改善成为板块行情的底色,从工业自动化到工业机床,从木工、缝纫、包装等专用设备,无不迎来了订单的暴增和业绩的充分释放。进入下半年,虽然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开始回落,但是“+新能源”的逻辑备受追捧,传统制造业企业切入新能源赛道者,获得了市场最为充分的关注。但是我们认为,热点板块并非晴空一片,进入2022 年,我们依然会从产业趋势和安全性两个维度寻求投资机会。
二、2022 展望:新基建引领价值重塑,驱动经济实现稳增长
电网投资:随着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已连续多年将“稳中求进”设定为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认为新基建将是稳增长重点方向,新能源建设及电网投资将是拉动增长的主要发力点,十四五期间电网总投资规模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其中配电网仍是重点投资方向,电网智能化、数字化投资比例也有望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促进电网改造升级,叠加稳增长背景下新基建对经济的重要托底意义,我们预计电网投资规模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较快增长,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是基础,配电侧的补短板和自动化升级,以及电网智能化的整体推进,将是电网投资更为重要的发力方向,建议关注配电网和智能电网板块投资机会。
城市管网:我们认为“十四五”城市管网投资增速有望提升,重点聚焦管道更新和环保排污、综合管廊等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要求加快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最为利好燃气管道更新投资需求提升,十四五期间燃气管道相关标的业绩增速有望加快。环保排污一直是城市管网补短板的重点,城市污水管理趋严,十四五期间排水管道相关标的将充分受益于排水管道需求提升。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十四五期间仍将持续向前推进,尤其在稳增长背景下,地下管廊初始投资较大,将带来较有力的经济拉动作用。重点工程如长江大保护、雨污分流、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也将对管道需求提升起到带动作用。
三、2022 前瞻:高端制造再度升温,长期趋势仍然向好
工业自动化:部分领域实现突破,国产替代大有可为。工业自动化可以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减少人力成本、确保安全等目的,也是现代化高端制造的重要基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史较长,在工业自动化各细分领域均具有先发优势和领导地位,特别在PLC、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等领域,在高端市场具有明 显的竞争优势。我国企业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在部分领域实现突破,小型PLC、中低端伺服系统、变频器、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总体来看我国工业自动化主要市场仍然在外资企业手中,PLC 行业外资占有80%以上市场,变频器行业外资占有60%以上,伺服电机行业外资占有70%以上,工业机器人行业外资占有70%左右,我国内企业还有巨大的替代空间。
高端机床:国产机床发展趋势向好,核心零部件逐步攻克。我国机床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早期也进入过快速发展时期,但在全球经济以及国营机床企业经营问题的影响下,行业有所回落。2020 年4 月份以来,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开始快速回升,目前仍然保持增长,在我国制造业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机床行业将有一个很好的成长期。我国目前在中低端机床已经有国产化替代实力,也涌现出海天精工、创世纪、科德数控、国盛智科、纽威数控、浙海德曼等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机床企业。我国高端机床领域仍然被海外机床企业占据,2018 年高端机床国产化率为6%,近年来有所发展,但没有实质上扭转局面,我国每年仍然需要进口30 亿美元左右的高端机床,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同时我国机床行业的数控化率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可进一步提现,带领行业整体向上发展。我国机床核心零部件正逐步突破,伺服系统、刀具、数控系统等均呈现出一定竞争力,也出现了科德数控、华中数控等具备较强自主化能力的机床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生产也将赋能国产机床向高端市场拓展。
四、2022 前瞻:双碳趋势再起波澜,重点关注节能减排和氢能板块
节能减排:绿色制造重要途径,高能效节能设备迎来成长契机。节能减排是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快高效电机、配电变压器等用能设备开发和推广应用,淘汰低效电机、变压器、风机、水泵、压缩机等用能设备是未来的长期趋势。压缩机、电机、变压器、风机、泵等工业设备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在一般制造业企业中,压缩机空气系统电能消耗占企业用电总量的10~20%。电机耗电量约占工业用电量的75%左右,是主要的耗能产品,也是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关键。变压器损耗约占输配电电力损耗的40%,具有较大节能潜力。风机是重要的工业基础设备,风机属于大功率耗电设备,全国风机用电量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0%左右。我国在压缩机、变压器、风机、电机等设备中均有移动突破,但是高端市场还没有占据领导地位,部分领域竞争力较差。我国泵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集中度低,半导体领域真空泵还主要依靠进口。综合而言,我国压缩机、变压器、风机、电机等高能耗设备在高端产品上竞争力还有欠缺,节能技术已经获得突破,但部分领域还有提升空间,行业也还有较大的国产化替代空间。
氢能板块:“双碳”目标下,新能源革命已然到来,氢能将成为重要分战场。理解发展氢能的战略意义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长期制约氢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突破难、成本居高不下,且主流的化石能源重整制氢方式依然造成碳排放,但放眼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将带来协同效应,未来将是主要以廉价的可再生一次能源通过电解水制氢实现氢能完全清洁化,而氢能需求端最具应用前景的则是燃料电池。目前氢能行业与其他新能源爆发前夕极为相似,政策引导行业规模扩大和产业技术进步,进而驱动产业各环节提效降本,市场需求持续扩容。我们认为政策驱动加快,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碳中和目标下,我国已把氢能发展放至国家战略高度,地方政府积极制定氢能支持计划,从产业投资额也可看出目前的政策力度和发展决心。 另外,双循环格局下,氢能行业也迎来国产替代的契机。目前无论是氢气制备、输运还是燃料电池制备环节,所需材料和设备与国外技术差距显著,整体自给率较低,进口替代空间大。建议关注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氢能设备企业。
风险因素:制造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新能源产业链扩产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疫情反复风险等。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