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锈带”到发展热土——合肥瑶海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记

夜幕降临,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的长江180艺术街区华灯渐起,一盏盏橙黄色的灯光为城市冬夜添了暖意,也让一幢幢红砖建筑更显厚重。

“我经常下班后过来走走,这里既新潮又怀旧的‘工业风’很吸引我。”合肥市民赵强说。公共书屋、艺术展览、夜间市集……数百米长的街区里,休闲散步的游人随处可见。

长江180艺术街区夜景。(解琛摄 瑶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长江180艺术街区因位于合肥市长江东路180号而得名,由曾经的恒通机械厂改造而成。20世纪90年代末期,因跟不上市场变化,曾经机器轰鸣的工厂逐渐沉寂,杂草丛生,锈迹斑驳,无人问津。

这样的“工业锈带”在瑶海区曾有很多处。瑶海区委书记陆勤山说,瑶海区位于合肥市东部,是合肥市工业发轫之地,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大规模建设。合肥钢铁厂、合肥无线电二厂、安徽拖拉机厂……这些工厂是几代合肥人的“城市记忆”,这里生产的黄山牌电视机等产品曾畅销全国。

时移势迁,粗放经营的传统工业区已难以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逐渐凋敝,成为土壤污染、产业衰落的“工业锈带”。烟囱林立、钢花飞溅的时代落幕,作为合肥市老工业基地的瑶海区面临产业转型考验。

“我们坚持产业立区。”陆勤山说,城市发展的动能永远是产业,瑶海区正努力营造一方新兴产业发展热土。

首先是转换思路,将“工业锈带”变成独特资源禀赋。瑶海区挖掘老工业基地厚重积淀,化为文创产业独有优势。恒通机械厂变身长江180艺术街区、合肥钢铁厂获批国家工业遗产……一处处“工业锈带”“城市记忆”活化为文创街区、“城市名片”。与此同时,瑶海区还加快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将污染土地变为建设用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合肥钢铁厂。(解琛摄 瑶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瑶海区持续“腾笼换鸟”,做好新旧产业的“加减法”。据统计,“十三五”期间,瑶海区坚持让老工业区“去能、减能”,88家工业企业“关、停、并、转”,同时奋力“赋能、聚能”,确立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内的五大主导产业,打造“一谷三基地”——“中国网谷”、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安徽尚荣大健康产业园。

在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里,安徽华晶微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正操作着拉丝机,将铜丝直径拉伸到微米级别。“别小看这些细细的铜丝,它们是用于集成电路封装的重要材料。”该公司高级工程师程平说,集成电路封装材料产业对于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能起到补链强链的作用。

安徽华晶微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场景。(解琛摄 瑶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瑶海区,像华晶微电子这样的科技型企业越来越多。例如专注于智慧交通领域的安徽洲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量子安全技术应用的安徽云海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科技型企业正汇聚成瑶海区产业转型的新动力。(记者胡锐)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