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路桥是一座靠“机器转出来”的城市,那么“工业4.0”则是为制造之都立业安上了一颗“智慧之心”,而路桥工业4.0中心就是涵养这颗“智慧之心”的孵化基地。
路桥工业4.0中心建设建筑面积29000平方,建有数字化展厅、企业成果展厅、办公赋能区、会务培训和商务洽谈区“四大”区域,集成了展示、服务、培训、孵化“四大”核心功能,既是工业4.0展示中心、数字化的赋能中心,也是服务生态的集聚中心。
在数字化展厅,集中展示的是路桥区近几年来的数字化成果,其中两项揭榜挂帅项目。在这里,近年来全区在数字化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一目了然,比如数控机床行业产业大脑成功上榜省第一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新智造区域试点作为台州唯一被列为省级八个区域试点;“五企”培育场景成功揭榜挂帅并顺利进入全省推广阶段。
产业大脑是对产业资源尤其是数字要素的充分集成、贯通与融合,工业4.0中心给予了生态、技术和交流的优质平台和土壤,产业大脑也成为未来工厂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撑底座。
“本地化服务团队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组建了高级人才的企业需求和智库专家对接团队,还有作为企业数字化高级形态的‘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同时与‘五金交易商城’‘工量刃具交易中心’联合打造数字化交易平台,为台州、浙江、全国乃至全球数控机床产业发展提供平台化服务。”台州市数控机床产业大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白朝旭介绍道。
今年5月底,数控机床产业大脑揭榜挂帅成功,10月20日正式上线。目前,大脑已汇聚全国产业链上中下游共313万余家企业的基础数据,接入台州机床设备5576台,注册用户达2876个,入链企业646家,数据量超19亿条。
迈向工业4.0,人才是最为重要的战略支撑,因此专家智库是该中心的核心区块之一。目前中心已汇聚了10位海内外院士、43位领军和高端人才等人才团队,招引落地了在数字孪生、高端智能软件方向领军代表人物——陈十一院士团队;甘中学博士团队在智能制造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的专家团队;还有在数字化服务方面经验丰富的美林数据公司。工业虚拟仿真、未来工厂、双碳能源管控平台、医疗数字孪生……带着数项核心技术而来的浙江十沣科技,在落户路桥后,也将针对台州、路桥本土项目特性来进行研发,最大限度满足本土企业、单位的定制化需求。
“落户路桥后,我们充分调研了现阶段飞龙湖发展规划,将设计规划与现实飞龙湖地理数据进行结合,实现一比一的飞龙湖数字孪生,打造了第一个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飞龙湖科学家产业园虚拟沙盘。”十沣科技有限公司CEO吴越说道。
除了规划设计的数字孪生之外,该项目还可以在其基础上打造基于数字孪生的灾害预测和模拟系统,协助台州预防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对城市带来的影响。
推进工业4.0,最为典型、最有标志性的成果就是“未来工厂”。在企业成果展厅,多个行业“领头羊”企业的特色创新成果被鲜活呈现。
在数字化管理应用点位,三鸥机械成为展示“模范生”。三鸥机械是国内较早一批实施精益生产管理的企业,成功使用了ERP、MES系统,开展设备物联,实现了人、机、物料到产品的全面数字化管控。生产设备利用率提高30%,生产排程准确率提高60%,产品合格率提高30%。公司从10年前的3000名员工做3亿到现在1000名员工做8亿。
在服务化延伸场景点位,可以看到安露公司生产的智能无人洗车机,客户把车停到指定位置就能开始自动洗车,非常方便快捷。据了解,该系统已经遍布全国10多个省份,100多个地级市,服务200万+车主,服务场景覆盖加油站、汽修门店、企业园区、商业综合体、停车场等场地。
迈向工业4.0,光有企业的意愿不行,还要有一批优质信息服务商、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心目前就集聚了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机器智能服务网等9家国内顶尖的服务商。
通过企业总览墙,记者看到该中心分为办公赋能区、会务培训区和商务洽谈区,办公区面积约9500㎡,其中建有能同时容纳600人开展各类商务活动的1200㎡大型会议室1个、其他中小会议室若干,可以充分满足入驻企业办公需求。此外,中心还引进了咖啡吧等餐饮配套设施,满足员工日常生活需求。
据悉,目前该中心已有十多家工业4.0相关企业入驻办公,比如台州奕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台州制造数字赋能中心等。同时,中心依托合作高校资源打造的产学研平台,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和技术指导,今年以来共引进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9家。相信在未来,路桥工业4.0中心将以“数字赋能、智造价值”的理念创造更多饱含路桥特色的硬核成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