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行业:电机行业扁线化趋势将带来新一轮技术升级

   事件

  12 月 18 日,蔚来正式发布中型电动轿跑 ET5, ET5 全系标配双电机, 搭载前 150kW 异步电机+后 210kW 永磁电机, 最大功率达到 360 千瓦。

  核心观点

  电机扁线化带来新一轮技术迭代, 未来扁线电机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由于终端品牌车型要求提高,近几年驱动电机门槛大幅提升,扁线电机相比传统圆线大幅提高了功率密度,带来电机体积小型化,使得原材料需求更少及成本下降,电机已出现由圆线向扁线发展的趋势。 2020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5 名的车型中,仅有欧拉 R1、理想 ONE、蔚来 ES6 等部分车型采用扁线电机, 2020 年扁线电机的渗透率不到 10%,叠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5.4%,扁线的综合渗透率不到 1%。 2021 来 Model Y、广汽换装扁线电机, 比亚迪DMI 全系采用扁线电机, 后续待上市潜在爆款车型 ET5、 ET7、智己、极氪等也均采用扁线电机, 考虑到扁线高功率密度、高能量转换效率、散热性好等优势, 预计未来 3-5 年扁线电机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扁线电机具备多重壁垒, 优势企业有望放大竞争优势! 扁线电机壁垒主要体现在: 1) 设备:设备精度要求高,必须依赖自动化生产线; 2)材料:铜线必须具有弹性, 但折弯后反弹需使得电磁线绝缘层不受损;扁线涂覆层收缩过程中会出现四角变薄影响绝缘性,需在弯角处进行加厚; 3)工艺复杂,十几道工序需一次成型。 当前已具备稳定生产并实现供应的扁线电机企业中,海外主要有联电、博世、博格华纳等,国内主要有方正电机、天津松正、华域汽车等,预计优势企业有望在技术升级中放大优势。

  多重拐点已至,未来电机行业盈利有望快速提升! 过去几年驱动电机行业不能盈利主要由于研发费用极高以及没有爆款车型,体现在每开发一款车型都需要单独设计产线,研发费用极高,但过去几年并未出现品质较高、销量稳定的爆款车型,因此电机行业呈现市场分散、每家企业营收低、费用率高等状态,同时还伴随一些传统新势力破产重组等带来的坏账计提。 2020 年开始随着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以及蔚小理等新势力的陆续崛起,供应优质车型的第三方电机企业有望快速提升营收规模,在扁线双电机趋势下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随着明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放缓,同时通过顺价机制往下游传导成本压力,叠加规模效应带来整体费用率快速下降, 预计未来驱动电机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电机规模化与性能化已到,随着新能源车快速上量,销量有望快速实现从百万辆级到千万辆级, 伴随电机性能升级,未来电机将往双电机及扁线化方向发展,聚焦电机的第三方企业有望获取隐形市场份额。 建议关注方正电机(002196,未评级)、 精进电动-UW(688280,未评级)、 卧龙电驱(600580,未评级)、 大洋电机(002249,未评级)、 长鹰信质(002664,未评级)。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