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推进“校企双元、工学一体”智能制造培养载体青岛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学院批复成立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1日讯 近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山东省依托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设立青岛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学院,迈出了创新性推进“校企双元、工学一体”智能制造培养载体的重要步伐。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出台一系列改革政策,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设立智能制造技师学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加强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职业技能培训。

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健全,条件优越,机遇叠加,人力资源旺盛,具备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技工教育改革试点区的优势条件。在新区中德生态园范围内,西门子在德国本土外设立了唯一的智能制造研究院,充分利用中德应用技术学校和中德生态园区企业的独特优势,发挥中德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资源高度集聚作用,形成从中职到技师学院链条式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体系,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青岛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学院以培养技师(预备技师)和高级技工为主要目标,设技师部和高级技工部,同时承担企业高技能人才和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培训任务。学院招生对象主要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和企业在职职工,学制2至4年。学院办学规模三年内将逐步达到6000人,其中技师部2000人、高级技工部4000人。学院技师部设置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数控加工(数控车工)、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装配与维修、智能制造技术应用8个专业。

下一步,山东省将把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学院建设作为青岛中德职教基地的一个重要支柱,通过引入德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打造中德职教合作高端平台,融入青岛中德生态园产教城一体化发展,加快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进程,提升人才培养标准和质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闪电新闻记者 刘少君 通讯员 范洪艳 报道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