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星
12月20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1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周在线上拉开序幕。在此次高峰论坛周开幕论坛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发表了题为《宏观经济新趋势预判》的主旨演讲。
在演讲中,张燕生指出,从全球看,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形势向好,但不确定性风险仍然很大。2022年我国宏观政策的关键是“稳字当头”,在这样的背景下,稳内需、稳预期、稳基本盘等方面将成为重要的政策发力方向。
不确定性风险仍然很大
在演讲中,张燕生分析,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形势向好,但不确定性风险仍然很大。
首先,从当前世界经济特征来看,可以发现供给的恢复明显滞后于需求,全球供应链瓶颈比较明显,供应链的中断和供给秩序的紊乱可能会延续到明年初甚至明年上半年。此外,通胀形势可能比人们预期的更加凶猛。
从深层次因素看,当前全球宏观政策从严格反通胀的政策组合,转向对通胀和财政赤字有更高包容度的宏观政策组合。全球反垄断和市场监管明显趋严,政府对安全、对全球竞争态势的干预明显加强。
张燕生在主旨演讲中认为,从中长期层面看,明年开始,全球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相较于过去40年将发生趋势性变化。
政策要“稳字当头”
对于我国新一年宏观政策分析,张燕生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从当前一系列高级别会议的定调来看,明年经济政策和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关键是“稳字当头”。
在这样的背景下,稳内需、稳预期、稳基本盘等方面将成为重要的政策发力方向。
具体来看,在稳内需方面,要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可以看到,疫情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影响最大的实际上是需求,包括消费投资、生活性服务业,也包括个体工商户。”张燕生说。
稳预期要重视统筹协调各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举措,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张燕生认为,可以在出台重大举措之前,以举办听证会等形式,和市场、投资人、消费者对话,让大家对政策调整有一个理解和适应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和投资就会配合政策调整,宏观调控的效果将会更好。”
在稳基本盘方面,财政政策要提高效率,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真正使财政货币政策稳住大局,同时推动数字赋能、绿色赋能和服务赋能,让经济真正转向高质量发展。
稳市场主体方面,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此外,张燕生还就绿色发展新机遇进行分析,未来,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从实际和国情出发,用新能源和水电逐步取代火电,顺利实现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
“所以从这个角度,短期政策中,供应链重组、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改造、火电基础的灵活性改造就变得非常关键。中期方面,要重视储能技术、储能设备和储能管理的发展;长期方面,碳捕集利用及生物质能等方面的发展,都将会是下一步重点。”张燕生说。
另外,张燕生还就科技创新前景进行研判。据测算,珠三角地区未来十年累计创新投入的经费可能会超过4万亿元,长三角地区可能会超过8万亿元。如果能够解决好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生态等方面的关键问题,那么如此大规模的全社会研发创新经费投入,将会有效提升产品和劳动水平。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