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参保人数提升,山东“社保政策你我他”宣传解读活动显成效

7月27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上半年就业、社保、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方面情况。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侯复东出席发布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千万家庭幸福,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请问接下来我省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有哪些打算?对于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人社部门将提供哪些帮助和服务,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所说,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较上年增加4万多人,创历史新高,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任务异常繁重。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部署要求,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推进行动,发挥政策性岗位作用,拓展市场化就业渠道,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通过各方努力,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中有升。这为我们做好全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锚定稳定毕业去向落实率、提高留鲁率两大核心目标,做大岗位供给,做优就业服务,做实就业指导,做足政策支持,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一是扩岗位。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推动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外贸等政策聚焦毕业生就业综合发力,延续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市场主体稳定发展、稳住岗位,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创造更多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和省会经济圈、半岛城市群龙头集聚作用,支持中心城市将促进毕业生就业与招才引才一体谋划、一体推动,增强吸引力、承载力,打造毕业生就业创业高地。

二是拓渠道。用足用好吸纳毕业生就业社保补贴、以工代训补贴等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毕业生,拓展市场化就业渠道。挖掘政策性岗位潜力,推动事业单位、国企拿出一定比例岗位专项招聘应届毕业生;今明两年每年开发不少于3000个科研助理岗位,提供过渡性就业机会。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启动实施第四轮“三支一扶”计划,今年招募2484个岗位。今天是报名的最后一天,欢迎广大毕业生报名参加。

三是促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落实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支持政策,发展大学生创业载体,广泛开展创业典型选树、创业创新大赛活动,尽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好资金、场地、技术、市场等方面困难,提高创业成功率。落实省政府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20条,支持毕业生从事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

四是提能力。组织不少于2万名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提供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生活费,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快进入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一次职业技能培训、一次创业能力培训、一次就业能力实训“三个一”能力培养计划,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截止目前,还有部分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单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帮助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就业,是各级人社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是加快信息交接。组织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离校前进行实名登记,对相关毕业信息、联系方式、就业意愿等逐一核实确认后,发送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确保毕业生信息无缝衔接,确保就业服务不断线、不停顿。

二是公布服务方式。通过向毕业生发送公开信、短信、发布服务公告等方式,将各类线上服务平台、本地求职招聘网站信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档案接收机构目录及联系方式推送给毕业生,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第一时间获取政策咨询、手续办理、就业失业登记等服务。

三是逐一联系对接。组织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辖区内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逐一联系,纳入就业服务范围,有针对性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介、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让服务跟着毕业生走。

四是加强重点帮扶。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有特殊困难的毕业生,一人一策,优先提供就业帮扶。

五是加密招聘服务。持续开展城市联合招聘、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就业服务周等活动,地级以上城市每周至少举办1次招聘活动,把更多就业信息送到毕业生手中。

六是提供创业支持。积极扶持毕业生创业,在公共创业孵化基地安排一定比例场地,优先向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资源对接、跟踪扶持等服务。对符合规定的及时落实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