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峰
便利蜂最近陷入了一场舆论漩涡。
被指偷拍行人采集数据、5年采集了公共领域数十万条拍摄数据,以算法为王、用算法指挥员工,更有甚者,便利蜂偷拍的对方还可能包括一些国家机关的门口。对此,便利蜂做出了“绝无可能”的回复。
便利蜂是一家大型连锁24小时便利店,官方曾在知乎上回答网友提问时这样说道,“表面上看,便利蜂是一家连锁便利店,其实我们是一家数据科技公司。”
根据媒体报道,便利蜂为了更合理地进行新店选址,通过大量信息采集员将摄像头悄悄地放在了多个城市的居民楼、写字楼,甚至国家机关的门口,完整捕捉下当天出入的每一个人。报道更指出了堪称触目惊心的一点:便利蜂后台已有至少数十万条的拍摄数据,而这些可能涉嫌侵犯大量个体与机构的隐私。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便利蜂已开店超过2000家,便利蜂独立董事薛恩远曾公开宣布,便利蜂到2023年预计开设10000家门店。如果这一计划实现,将比目前门店数更多的罗森还要提前两年开出万家门店。
疯狂开店的背后,离不开资本的推波助澜。根据IT桔子上的资料显示,便利蜂至今已完成了A、B、C三轮金额均为数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里有斑马投资、腾讯投资和高领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
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便利蜂正在筹备赴美上市,拟募资5-10亿美元,最快将于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上市。有意思的是,消息一出,便利蜂官方“秒回”表示上市消息不属实,回复速度之快反而更加重了外界对于其上市传闻的猜测。
那么,对于这么一家规模在快速扩大、未来可能将登陆资本市场的便利店行业巨头,如果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不光彩的手段收集数据来打造自身的系统化,并以此形成优势来盈利,这就值得探讨了。
关于便利蜂存在的数据问题,《南方周末》在调查报道中提到“贴拍”对象包括“国家机关、写字楼、居民楼、医院”,这篇报道对便利蜂上述行为作了进一步证实:记者登陆了便利蜂的“黄金店铺管理后台”系统,确认了上述信息。
根据报道指向,涉及的内容关切重大。如果报道本身存在问题,便利蜂应在第一时间做出澄清,但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关的官方声明。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若从法律和安全层面来看,报道指向的便利蜂所涉及到的问题牵扯面广泛,比如已启动在纽交所退市工作的滴滴出行。
根据媒体于今年6月的相关报道,如果便利蜂赴美上市,需要提交的材料,是不是国家关注的不得而知。
便利蜂计划在2023年开上万家店,这需要足够多的弹药。尤其是,与众多便利店品牌做大之后往往会采用的加盟形式不同,便利蜂一直坚持的是直营模式。
直营模式被认为是可以增强数字化管理水平,跨越区域标准化、管理成本高、经验难以复制等行业痛点,但这无疑也大大增加了公司的经营成本,所以上市被认为是便利蜂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的途径。
但根据当下的监管环境变化,赴美上市显然已不是最好的选择。
便利店是近三年来中国销售额增速最快的零售业态之一,其年均销售增幅达到约20%,年均门店增幅接近10%。便利蜂的增幅更是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有业内人士曾估算,依托算法和自动化管理的便利蜂的净利润比例能维持在5%-10%之间,平均耗损率控制在3%-5%以内。
在进入一座城市之前,便利蜂首先会派出信息采集团队,按照城市人口选定相应比例的写字楼进行无差别拍摄,这一轮地毯式的贴拍被称为“预采”。这一轮采集的写字楼,完全是随机选取。
如果一些城市扩张过快的话,还会进入所谓的“会战”模式,即有其他城市的采集员过来支援。有便利蜂的采集主管对南方周末的记者表示,在打会战期间,练就了一身“贴拍”的本领,甚至自称“这世上就没有我进不去的写字楼”。
这名采集主管也向记者确认,“贴拍”涉及到了很多所在地为北京的政府机构门口的拍摄,其中有商务部、交通部、海关总署等,几乎实现了对北京五环以内所有办公楼的覆盖,数据总量高达约43000条。
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家机构如果为了攫取商业利益把摄像头对准小区楼下,放在商务办公楼乃至政府机关的门口,这种行为无疑是逾矩甚至违法的。
对于侵犯隐私的判罚,英美国家已出现过先例。譬如,2019年,Facebook同意支付50亿美元的天价罚款,以解决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其对多年来侵犯隐私的调查。
事件起因是英国一家数据挖掘公司在没有得到Facebook许可的情况下收集用户的隐私信息。后来被调查机构发现,Facebook实际上是允许第三方开发商从Facebook的用户中获取个人信息。
这件风波除了需要支付高达50亿美元的罚款外,Facebook还被要求需组建一个董事会的“独立隐私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只能由Facebook董事会的董事担任。
此外,便利蜂工作人员身处的环境也不容乐观。
根据媒体报道,便利蜂的信息采集员为了应对警察还专门培训了话术,其中提到一个重点,“主管向他们强调,最关键是不能提及‘便利蜂’,要说自己是在众包平台接的采集任务”。
除了信息采集员,便利蜂店内的工作人员也似乎成了算法运行下的“工具人”。便利蜂创始人庄辰超曾在演讲中表示便利蜂培养一名优秀店长的时间只需要6个月,这远远少于7-11的3年。
进入便利蜂,所有的决策都交由系统判断,店员们需要做的就是熟练掌握多达300-400个SOP(即标准作业程序)。为了确保这些SOP的落实到位,店员们不仅入职前需要学习考试,每个月还有月考,下班时也需要完成一次答题才能打卡。
单纯从行业发展逻辑的角度来看,便利蜂如此极致地追求算法和自动化也有令人生疑之处。一位日系连锁便利店的副总裁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便利蜂的)IT人员可能是我们的四倍到五倍。”
在这位副总裁看来,不是所有的东西采用系统决策,成本一定会更低。对于像气候、温度、水、周边环境的变化,这种可能需要的维度参数就有几十个。全部自动化本身就非常难,即便为了打造出这样一套复杂的系统,期间所耗费的巨额成本最终可能比用人还贵。
便利蜂创始人庄辰超试图在中国开出10万家便利蜂门店,这一目标相当宏大。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他想打造出一个全链条的自动化,在此之下,公司内部的人、事、物好像均为听命于调遣的工具,一切听从于系统决策。
只是,如果便利蜂在急速扩张的过程中大量私自采集并使用了个人信息,那么成为资本逐利工具的将不止是便利蜂的工作人员,还有太多走进和只是路过便利蜂的人们。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蓝媒汇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